第六十六章 建立种植基地 (第2/3页)
雨点开始落下,敲打在蓑衣上噼啪作响。三人站在空旷的田野边,像被世界遗忘的孤岛。
“爷爷,现在怎么办?”柳青问。
老人望向云雾缭绕的远山:“回清河源头,找野柳林。”
清河早已不是地图上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只剩下干涸的河床和零星水洼。爷爷却像回到了自家后院,在乱石滩上行走如飞。
“看这里。”他突然蹲下身,拨开一丛枯草。几株野生柳树顽强地从石缝中长出,枝条细韧异常。
“这种环境长出的柳条最好。”爷爷轻抚柳枝,“石头里挤出来的,骨子里都带着韧劲。”
柳青学着他的样子抚摸柳条,发现确实比种植的更加柔韧有力。
“老一辈传下的规矩,取三留七。”爷爷折断三根枝条,小心地留下七根继续生长,“不能让柳林绝了根。”
雨越下越大,三人继续向河谷深处行进。张磊默默用手机记录着路线。
突然,爷爷停住脚步。
前方是一片被洪水冲毁的废弃河滩,淤泥中奇迹般地生着一片金黄色的柳林。那些柳条在雨中闪着奇异的光泽,比普通柳条细长柔韧得多。
“金丝垂柳...”爷爷的声音第一次带上激动,“五十年没见这么大的野生群落了!”
柳青伸手想去折一根,却被爷爷拦住:“不能直接用手,金丝垂柳和普通金丝柳不一样,它的皮比纸还薄,一碰就伤。”他从怀里掏出特制的鹿皮手套,“得用巧劲。”
只见老人手腕轻转,一根完美的柳条应声而落,断口整齐如刀切。
“试试。”爷爷把手套递给柳青。
她小心翼翼地模仿爷爷的动作,却连试几次都失败了。柳条要么中途断裂,要么扯下大块树皮。张磊也尝试了一下,结果更糟。
“得练。”爷爷收回手套,“先采够急用的,剩下的以后再说。”
雨幕中,三人默默采集着珍贵的金丝柳。柳青看着爷爷佝偻的背影在雨中忙碌,心中产生一种敬畏,真正的技艺不只在于编织,更始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尊重。
夜幕降临时,他们带着一车金丝柳回到工坊。周明和大婶们立刻围上来,看到罕见的金丝柳都惊呼起来。
“这品相!编果盘最好不过!”
“就是太费手,我记得奶奶那会儿...”王婶突然噤声,担忧地看向爷爷。老人正小心地将金丝柳泡入特制药水,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
“供柳条的李叔又来电话了。“周明小声告诉柳青,“说那个大老板想见你,谈收购的事。”
柳青和张磊对视一眼,对方果然沉不住气了。
“告诉他,明天上午我会在工坊办公室等他。”柳青平静地说,“顺便请村委会派人做个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