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免除徭役才是最终目的? (第2/3页)
方士忠一听武宁府,就若有所思地看了秦牧一会儿,然后又问:
“既然有此物,为何又会送给池氏,而不是拿到衙门来,让人去官田上试种看看?”
倘若是直接送到衙门官田上来种植,那这功劳就与池氏一族没任何关系了。
他现在也不用琢磨,给对方弄封号的事。
秦牧决定将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自然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
“想来大人也知道,池家坳的池野,是我兄弟。
去年八月底九月初那会儿,他夜宿在我家,与我畅饮。
之后得知他家小姑出事,碍于当时城门已关,只能等到隔日城门再开后出城。
我见他心急如焚,夜里辗转难眠,便替他走了一趟。
因那次,我认识了小鱼。
后来她在我家隔壁坐月子,就有了进一步认识。
许是因池家坳常年种不出什么粮食的缘故,她对耕种这块,颇有兴趣,且也执着。
我看她为了族人操心,一心想他们池家坳也能种出粮食。
又看那东西不知是何物,数量还少,便稍稍琢磨了下,送给了她。”
方士忠了解秦牧,不管他这话是真是假,既然这么说,那这面子一定要给。
紧接着他又想,武宁府在经过几个天灾后,如今情况着实糟糕。
就算是当初有那新粮食出现,估计现在什么也没了。
故而他重新将视线,看向池巧。
“令妹若是真犹如周氏你说的这样,那我必定为她请封号!”
算了,管他种子是怎么来的,其他地方有没有出现。
只要池鱼种出来,且是由他们这边先上报给朝廷的,那么功劳便是池家人的。
而这,也算是他的一大政绩。
日后他跟父皇一样,将会成为史上被人称颂的明君。
毕竟这东西,是他在父皇在位期间发现且献上去的。
他是个伯乐,也是那个慧眼识珠的明君。
有了这一个两个的政绩,父皇会更加认可他。
如此距离他回宫坐上太子之位,也不远了!
池巧很满意方士忠的肯定答复,虽说她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