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贞观之治 (第1/3页)
却说李渊退位后在后宫共生了30多个儿女,这30多个弟妹让李世民头痛不已。
随着李渊的去世,李世民成了他们唯一的家长,俗话说长兄为父,这30多个弟妹怎么看都像是李渊送给他的烫手山芋。
李世民也时常想起玄武门事件,他的内心深处或许一直在后悔,如今有了这些弟弟妹妹,虽然劳心伤神一点,但至少也弥补了李世民心中对于兄弟情谊的空缺。
弟妹们长大后,李世民便加封他们官爵,并给予金银珠宝权力地位,这些弟妹在他的宠溺之下慢慢地变成了纨绔子弟,每天不思进取,只喜欢花天酒地,李世民虽然生气,可是又无从发作。因为他曾经对父亲承诺,以后无论如何都不会杀害自己的兄弟。
因此李世民也就听之任之。
却说张亮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隋末天下大乱,他也投靠瓦岗成为徐世绩的部下,之后随徐世绩降唐。再之后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成了当之无愧的秦王府嫡系。
武德九年,秦王府与太子李建成矛盾激化,张亮奉李世民之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这件事被齐王李元吉得知,于是到高祖李渊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李渊命有司拷问张亮。李元吉对张亮说如果供出李世民便无罪释放,但张亮紧守秘密。李元吉大怒,命人打断了张亮的六根肋骨,同时还抽了二百鞭子!在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酷刑下,张亮仍然忠于秦王,一个字也未吐露。李元吉将其释放遣回洛阳。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登上帝位,张亮因功被封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
张亮虽然忠心耿耿,可最终却因为李世民的猜忌被处以极刑。
起因是因为御史上报:
1,张亮在相州时,他的一个假子(干儿子)公孙节对他说了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弓长为张,意思是张亮有主宰天下之命。
2:张亮曾对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说“我有一个小妾,算命的说她一定能成为王姬”,而公孙常也说在一些有关主宰天下的谶书中见到张亮的名字。
3:术士程公颖称张亮卧如龙形,必能大贵。
4:陕州人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
唐太宗见到上报后命马周调查此事,程公颖与公孙常都证实张亮谋反。张亮说两人怕死,所以诬陷他。但唐太宗说他私养义子五百人,就是想谋反。于是张亮被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其全部财产。
李世民虽然被后世公认为“明君”,但他残存的人性,自从把哥哥、弟弟的头砍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荡然无存了!
却说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李建成对他礼遇甚厚。
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勾结突厥寇犯山东。魏征见李建成虽然是太子,但功绩不如李世民,便建议他去请战立功。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将李建成、李元吉及他们的儿子等全部诛杀。李世民听说魏征以前经常劝谏李建成把李世民杀掉以绝后患,李世民派人把魏征带来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说:“臣是叫他把您杀掉,可惜太子下不了决心。如果他肯听我的话,说不定现在他就是皇帝哩!”李世民大怒,喝令左右将他推出斩首。魏征呼天鸣冤。唐太宗道:“你教李建成杀我,罪过李建成,还有何冤?”魏征说:“臣闻跖犬吠尧,非尧不仁。但犬只知为主,非主即吠。也就是说:当两个人相斗的时候,狗一定会帮助自己的主人咬他人,但主人不一定比他人好。当初我在太子帐前做事,只知道帮太子出主意,哪里会想到陛下大王呢?要是当时我在陛下帐下,自然就不会帮太子出主意了,而是为您着想了。”李世民听他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