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宪宗之死 (第2/3页)
她要求德宗放她回家,德宗又气又怒,也有对她的怜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德宗还是决定放她回家,但是不允许她再嫁给官宦人家。回家后的王珠过得十分开心,几年后她遇到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士子元世会,他对她十分亲近,两人慢慢地走到一起,因为德宗说过不许王珠嫁给官宦人家,所以元世会辞去了中书舍人一职,和王珠一起回乡下隐居。就这样,两人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另一位王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秘书监王遇。机缘巧合,王氏嫁给了唐德宗李适。
泾原之变时,唐德宗召集神策军抵抗,可整座军营却是空的,只有一群太监前来护驾。
哗变的士兵攻破长安城,唐德宗仓皇逃到奉天。当他要下诏平叛时,却发现关键的传国玉玺没带,唐德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王淑妃不紧不慢地把传国玉玺献上。原来心思缜密的她从长安逃走时,就把被人抛弃的传国玉玺系在衣服上带了过来。
经过这场变乱,唐德宗觉得还是太监们理想坚定,于是贬斥白志贞,将神策军重新交给宦官打理。
德宗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适问:“百姓们生活得高兴吗?”赵光奇说:“不高兴。”李适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不守信用。前边说除了两税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现在除了两税之外各种强迫收费的项目比两税还要多。以前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粮食,现在却强迫百姓把粮食送到几百里外的京西行营。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家干农活的牲口都被累死了,车也坏了,导致家庭破产。人们的生活如此愁苦,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李适听后,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评点这段历史时,认为李适应该彻查有关部门的贪官污吏,而不是仅仅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和徭役。
唐德宗即位后,李诵被册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顺宗,成为唐朝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共26年)。
李诵的第一任妻子是驸马萧升和郜国公主所生的女儿。李诵是肃宗的重孙,而郜国公主是肃宗之女,萧妃是肃宗的外孙女,按理萧妃应该比李诵长一辈,李诵应该叫萧妃表姑。萧升死后,郜国公主生活放荡,不仅与彭州司马李万私通,还和太子詹事李昪、蜀州别驾萧鼎等官员暗中往来。德宗听说后大怒,指着李诵的鼻子大骂。李诵被父皇切责,惶恐不知所措,就请求与萧妃离婚。
李诵的长子初名李淳,后改名李纯。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德宗把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在我的怀里呢?”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德宗十分惊奇,作为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契合实际,李适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和顺宗李诵的家庭关系一样,宪宗李纯是代宗的重孙,而郭氏是代宗的外孙女,也就是郭子仪的孙女,郭氏比李纯也长一辈,李纯也应该叫她表姑。可是李纯却娶了郭氏。贞元十一年,郭氏生下了儿子李恒,也就是后来的穆宗。
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宠幸别的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 后来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以后加封的。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状元宰相武元衡带着两名仆人,像往常一样从长安城靖安坊家中出发赶赴早朝。然而刚出靖安坊坊门不远,从水沟的树后突然蹿出一名刺客,一箭射倒一名仆人;另一名刺客则用大棒猛击武元衡的左腿,并将另一位仆人击倒。随后刺客将武元衡掀下马来,将其杀害并割下头颅扬长而去。
获悉消息后,唐宪宗立马下令取消当日早朝,并迅速召集其他宰相商议对策。
紧接着又一个消息传来,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长安城的通化坊外遇刺。裴度被刺客砍中三剑,随从王义舍身掩护被砍断右手,刺客看到裴度跌入路边的水沟,以为他死了,于是迅速离去。
刺客竟然在同一时段对两位朝廷重臣同时发起刺杀。一时间人心惶惶。唐宪宗下令封闭城门实施戒严,并出动禁军护卫其他宰相出入。
畏于唐宪宗的压力,禁军和京兆府各路机构开始全力搜捕,但刺客胆大妄为,竟然在长安城中散发纸条,威胁查案人员说: “毋急捕我,我先杀汝!”长安城中,到处弥漫着恐慌不安的气氛。
武元衡的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弟,作为武则天的堂侄重孙,武元衡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是闻名中唐的著名诗人, 尽管出身贵戚家族,但武元衡刚正不阿,就在被刺杀的前一天,他还在皇宫中和宪宗商讨淮西战事。
当时,平定淮西的战事已经进行一年多了,但是围攻淮西的十几万中央军和地方军却玩寇自重,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更多赏赐。
原来武元衡遇害前一年,唐宪宗发起了讨伐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的战争,这让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心急如焚。有感于唇亡齿寒,王承宗四处出击,通过贿赂、恐吓、威胁等各种手段,试图迫使唐朝中央放弃削藩战争。 与此同时,李师道也秘密派出军士,烧毁唐朝中央储存江淮财赋的河阴转运院,烧掉钱财三十多万缗,布帛三十多万匹,谷物三万多斛,这使征讨淮西的唐朝官军军心大动;但即使遇到这样的困难,唐宪宗也不肯放弃征讨淮西的战争。
却说裴度重伤昏迷数日,苏醒后的第一句就是: “淮西,心腹之疾,不得不除!” 裴度的话让唐宪宗终于下定决心: “我用裴度一人,足以平贼!” 随后将裴度晋升为宰相,接替武元衡一职,继续主持削藩战争。唐宪宗还下诏追捕凶手,并称谁能捕得凶手,可授五品官,赏钱一万贯。
随后,长安城展开全城大搜捕,元和十年六月初七,也就是武元衡遇害后的第四天,有人奏称,有位名叫张晏的吏卒跟凶手的身影十分相似。唐宪宗立即命人将张晏缉拿下狱拷问,经过审讯,张晏承认自己就是杀害武元衡的凶手。
张晏供称:成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