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二王兔死狗烹 (第2/3页)
看着旧人一个个被提拔上来,这里面不乏人才出众、底蕴深厚的。王峻开始发慌了,为了试探自己在郭威心中的地位,王峻主动提出解除枢密使的职位。
一天郭威照常打开公文,这是一封来自地方节度使的文件。打开之后,郭威大吃一惊,因为里面的内容是报告王峻品德高尚,能力突出,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调离枢密院。
接下来,各地节度使心有灵犀,行动统一,纷纷上表挽留王峻同志。
看完这些信,郭威马上下了一个命令,立刻请王峻上朝并回到枢密院主持工作,如果他不来,我就亲自上门请他。
到了这一步,王峻胜利了,他确定了自己的重要性,又重新回到了枢密院。
从此以后,郭威见了王峻依旧亲热地叫他兄长,可眼睛时不时闪过狐疑的眼神,打量着这位得力的心腹。
心腹心腹,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心腹大患。
如果说王峻玩假辞职只是玩小聪明的话,那他接下来做的事就不地道了。
王峻不许柴荣跟郭威见面。
柴荣已经有一年多没见过父亲郭威了。自从郭威从邺都发兵南下时,柴荣被留在了后方主持大局,等郭威当了皇帝,柴荣又调到澶州守京师大门,就是不能进开封。
每当柴荣表示要进京入觐,都被王峻找理由给拦了回去。
王峻同志阻止人家父子相见的动因很简单,柴荣表现得太好了,在澶州期间,柴荣抓经济搞民生打击罪犯都卓有成效,这样的人要是到了京城,王峻在朝中的第一把交椅还坐得稳?
953年正月,郭威召开会议。要派一个可靠的人去黄河抓一下堤防工作。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王峻马上表示自己愿意前往黄河督察治河工作。
那就劳烦王兄跑一趟吧。
接受重任的王峻屁巅屁巅出差去了,到了黄河岸立马投入工作,每天跑工地,开治河会议,搞得不亦乐乎,可没干两天,他就听到一个五雷轰顶的消息。
趁他在外治河期间,柴荣正在打报告要求入朝!
气急败坏的王峻连忙丢下工作,以捉奸的心情马上奔回开封。可惜他回到开封时,柴荣已经跟郭威聊上家常了。
按说事情已经这样了,你能怎么样?可王峻提了一个要求:给他一个节度使当当。
这个胃口相当大,王峻本人已经是枢密使兼宰相了,还要兼一个节度使,这是要中央地方通吃。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郭威就曾经集枢密使节度使于一身。
可是王峻兄,你真的想走领导走过的路吗?
郭威很大方,给王峻安排了一个平卢节度使的职位。
没两天,王峻又打报告,从国库里借走了万匹绫绢。
郭威明白了,柴荣要是还赖在京城不走,王峻就一直要地要钱,为了维护开封的团结稳定,郭威对柴荣说:
“你还是先回澶州吧,我们父子一定还会有见面的时候。”
柴荣回到澶州,王峻又打赢了一场硬仗,与此同时,他又朝死亡迈进了一大步。
一日适当寒食,周主未曾视朝,百官亦请例假。辰牌甫过,周主因起床较迟,尚未早膳,偏王峻趋入内殿,称有密事面陈。周主还道他有特别大事,立即召见。王峻行礼已毕,便面请道:“臣看李穀、范质两相,实未称职,不若改用他人。”周主道:“何人可代两相?”王峻道:“端明殿学士尚书颜衎,秘书监陈观,材可大用,陛下何不重任!”
郭威愕然,换宰相又不是换尿片,这大清早的一下还要换两片,郭皇帝实在接受不来,于是,他马上表示不同意。
一听不同意,王峻像打了鸡血一般,王兄也不容易啊,大过节的,人家都踏青上坟去了,王兄却绞尽脑汁为国家想议案,还早早跑过来提交议案,你一句话就给否了?
于是王峻甩下脸,提高嗓门争了起来。这位仁兄是声乐系毕业的,嗓子好,中气足。
郭威很不高兴,推辞说:"宰辅之臣的进退,怎么能这么仓促呢?应该慢慢商量再做决定。"王峻不依不饶,快到中午了还纠缠不走。郭威尚未早膳,只好说等过完节日再议,王峻这才回去。
却说王峻退出去后,郭威越想越气,等到用膳之时,突感胃痛难忍,竟病倒床榻。郭威自知身体生疾,急召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四位大臣进见。四人入宫,郭威令其赐坐床边,冯道问道:“陛下往日龙颜美润,但不知今日有何贵恙?”
郭威道:“皆是王峻对朕无理。朕念王峻征战有功,对其处处容让。偏偏王峻欺人太甚,妄想掌控左右重臣。速传我儿柴荣,即刻进京主政。”
王朴问道:“少殿下入主中枢,只恐王峻阻挠,臣以为可先幽禁王峻,再招殿下入朝。”郭威遂按王朴之计,召王峻入宫进见。
王峻得知皇帝召见,以为郭威已采纳启用颜衍、陈观二人为相,便欣然去往宫中。王峻来至内宫,郭威已端坐龙椅,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分站两侧。王峻不知缘故,只是跪地叩拜。
郭威道:“王爱卿,朕以为颜衍、陈观并非宰相人选,朕欲招皇子柴荣回京主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