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柴荣即位 (第2/3页)
仁诲为国防部长(枢密使),同时速诏中央殿前禁军总司令(殿前都指挥使)——外甥李重进入宫,当面向柴荣行跪拜之礼,确定君臣名分,并嘱咐李重进用心辅佐柴荣,共保江山。
当天,郭威咳喘不止,口吐鲜血不能言语,待至深夜一命归天。
郭威死后的庙号为太祖。郭威一共在皇位上坐了三年,从正月里称帝,正好又在正月里病逝,终年五十一岁,葬于嵩陵。
史载郭威有“一后三妃”四任正室,分别是柴氏、杨氏、张氏、董氏,此外还有皇甫氏、刘氏、李氏等嫔妾。相比于开国创业,郭威在情感和私生活方面更为传奇,原因是他的四位后妃在嫁给他之前都嫁过人,有的还不止嫁过一次。
第一位柴氏。她原是后唐明宗的嫔妃,明宗去世后,被后唐闵帝裁撤出宫发遣回乡。回乡途中,柴氏遇见了卖狗肉的郭威,两人一见倾心,于是排除干扰结成夫妻,时年郭威24岁。
第二位杨氏。她曾两次嫁人,两次守寡。杨氏年轻时,以美貌而被选入后梁赵王宫中为姬妾。后来赵王死于宫廷政变,杨氏流落民间嫁给平民,但没几年第二任丈夫也死了。此时,郭威闻听杨氏美而贤,在杨氏之弟的极力撮合下结为夫妻。郭威称帝后封她为淑妃。
第三位张氏。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在后梁赵王手下任职。前来平乱的军队禆将看到张氏的美貌,带回太原老家做儿媳妇。后来,张氏丈夫去世。而此时身在太原的郭威便娶了张氏。在郭威起兵反汉时,张氏和羁留在东京的郭威其他家属一起被斩首。郭威称帝后追封张氏为贵妃。
第四位董氏,以侧室身份嫁给郭威。她原是一个底层小吏的女儿,战乱中曾与家人失散,十三岁时回到亲人身边,由大哥做主嫁给一位后晋官员为妻。后晋灭亡后,她的丈夫被掳身亡。郭威带兵路过洛阳时将寡居的董氏聘纳为妾。郭威称帝后,将董氏册封德妃。
遗憾的是“一后三妃”都没有给他生下一个儿子,嫔妾给他生了两个儿子:青哥(郭侗)、意哥(郭信)。由于起兵反汉,刘承祐把留在汴京的郭威亲属杀了个精光,其中就包括张贵妃、青哥和意哥,还有柴荣的家室孩子等
郭威儿子被杀,可他还有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而柴荣只是妻侄。郭威选择一位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接班,也是他的传奇一面。
郭威和四个正室都很恩爱,没有废掉一个再娶另一个。都是前一个去世后再娶下一个的。
郭威粗鄙少文,但他的四个正室都受过文化教育,身世不凡。尤其是柴氏,可以说没有柴氏,就没有郭威的脱颖而出。所以为报答柴氏,郭威才传位柴荣,这在中国帝王史上是没有的。
后世文人对郭威娶四个寡妇为正室表示〝不可思议〞。其实那个时代规矩并没有那么多。中国女人的贞节观是宋明理学确立的。大唐时贵族女人有三五个情人很正常,上朔到汉朝,汉武帝的母亲也是二婚的,入宫前还生了个女儿。
却说北汉主刘崇闻周主弃世,心中大喜,与文武议道:“郭威篡刘家天下,每欲复仇,恨无其力。今郭威已死,我欲取中原,恢复旧业可望矣。”乃遣使臣将金帛财宝结好契丹,借兵复仇。契丹得了金宝,大喜,即差耶律奇为元帅,杨襄为先锋,起精兵二万,往北汉助援。耶律奇、杨襄领旨,即日起兵,到晋阳会兵。北汉主见契丹兵至,即拜白从辉为元帅,张元晖为先锋,命长子承钧与亲军使丁贵等同守晋阳。自领大兵二万,与契丹合兵,离了晋阳,向潞州进发。
潞州古称上党,号称“天下之脊”,是连接山西和中原的重镇。
潞州守将李筠,听说北汉主借契丹兵来征中原,忙与众将商议战守之策。大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