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纯粹的善良 (第3/3页)
们这些帮忙的人还得挑灯夜战吧?”
“真的吗?”小花眼里泛起疑惑,指甲无意识抠着浆糊干结的桌面。
“真的。”李海波揉了揉她的羊角辫,“赶紧洗洗睡吧!睡晚了影响长高,到时候可追不上隔壁的小虎了。”
孩子们窸窸窣窣收拾着工具,等堂屋灯灭,此起彼伏的哈欠声中,他突然想起什么,轻声问:“阿生,姆妈呢?”
“不知道,刚出去不久,没说去干嘛!”
李海波望着虚掩的院门,母亲向来作息规律,即便是最忙碌的日子,也会在天黑前回家就不再出门。
此刻,门扉半开,露出外面空荡的弄堂,反常得让他心头泛起一丝不安。
但想到杨春他们和房东商量买楼的事还没回来,想来回来就得开始凑钱了,他便压下疑虑,转身迈进屋内。
回到卧室,李海波轻轻关上门。从随身空间中取出一个沉重的空保险柜。
他将保险柜安置在角落,又陆续取出金条和大洋,仔细地将它们码放整齐,最后扯过那块油渍斑斑的破毡布盖住。
夜风裹着苏州河的潮气掠过石库门院墙,吹动院角的竹帘沙沙作响。
李海波坐在柿子树下,手边的紫砂壶冒着袅袅热气。混着弄堂深处隐约的评弹唱腔,在夜空中回荡。
他抿了口茶,茶叶的苦涩在舌尖散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虚掩的院门,心中那丝不安又悄悄泛起。
同一时间,孤儿院残破的围墙外,李妈贴着墙根疾步而行,怀中的蓝布包被冷汗浸得发潮。
她悄悄推开了孤儿院的大门,老旧铁门发出的吱呀声。
刚送走江大牙的院长举着煤油灯从门廊转出,昏黄光晕在李妈苍白的脸上晃出细碎的阴影。
“小花妈妈,你怎么来了?”院长望着她急促起伏的胸口,煤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轻轻摇晃。
李妈把布包抱得更紧,“我那什么...我没什么钱,就五块大洋还是平时攒下来的,院长你别嫌少。”
说完颤抖的指尖在布包里摸索许久,才捏出几枚被体温焐得发烫的大洋,银元表面的“中华民国”字样在灯光下忽明忽暗。
院长眼角的皱纹里盛满笑意,“小花妈妈,你是想说,给孤儿院捐五块大洋是吗?”
她伸手扶住李妈微微发颤的手腕,声音温润如沐春风。
“对对对!瞧我这嘴笨得!”李妈慌忙把大洋塞进院长掌心。
银元碰撞声清脆如铃,院长将大洋收进腰间的布囊,“太感谢小花妈妈了,您能有这份善心,我们就很感激了,何况五块大洋也不少了!”
她转身取出账本,蘸了蘸墨水,“我这就给您登记下来,以后你可以随时来查账,询问钱的去向!”
李妈慌忙按住账本,“不用登记不用登记,只要能帮上忙就好。
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儿子,我怕他知道了不高兴!太晚了,先回去了,孩子们还在家等着呢!”
话音未落,她已转身冲进浓稠的夜色,蓝布衫下摆被风掀起,露出补丁摞补丁的后襟。
院长举着悬停半空的毛笔僵在原地,煤油灯的火苗突照亮她脸上错愕的神情。
望着那道很快消失在梧桐树影里的单薄背影,她对着空荡荡的院门喃喃自语,“啊~这!我能说你儿子刚捐了一麻袋的钱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有人摸黑悄悄来到孤儿院捐钱捐物。孤儿院的门槛在月光下被踩得发亮。
裹着头巾的妇人揣着油纸包着的铜板,佝偻着背将钱放在桌上转身就走;西装革履的男人戴着墨镜,把成捆的法币堆到院长面前匆匆离去;最惹眼的是位身着旗袍的女士,由两个穿学生装的儿女搀扶着,从檀木匣里取出五百大洋码在桌上,却在院长要询问姓名时,只留下句“不必记名”便隐入夜色。
看着桌上的银元与物资越堆越高,院长摩挲着空白的账本,指腹划过泛黄的纸页,终于忍不住哽咽出声:“这该死的世道哇,做个慈善还得偷偷摸摸的,这天杀的鬼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