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曹忠:做一只鹰,不好吗? (第2/3页)
之后因为《卧虎藏龙》,他摸出了大片战略。
《英雄》给了他信心,但现在看,这条道路,前途不明,途中存在波折。
因为《疯狂的石头》,他又准备两条腿走路,中小成本商业片也需要尝试。
今年投资星辉的导演,以及现在还没发下来的政策——青年导演资助计划五十万元,以及将中小成本影片作为2007年的重要发展任务,开拓类型化,多样化创作。
都是这个新的破局点。
简单点来说,韩三品的唯一目的,就是不要让进口大片彻底玩死华夏电影。
简单来说,保持一个度。
抗住进口大片的数量,顺带着发展华夏电影,达成某种平衡。
只要能让观众进入影院,甭管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而这,需要华夏电影自己争口气。
这口气,曹忠到底有没有,韩三品不知道。
但是他听出来了,曹忠口气不小。
……
目光放在剧本的名字上,韩三品不置可否。
翻开剧本,韩三品看到故事背景,瞳孔一缩。
这类型剧本,目前在电影局总共有五六个。
很麻烦。
该拍。
但是拍多了,不好。
容易上升。
韩三品也终于意识到,曹忠为什么刚才要说《辛德勒的名单》这件事情了。
一下子,他想到了鲁川。
鲁川的剧本也给他看过,但是没敢说过这些大话。
他抬起头看了曹忠一眼,没说话,而是继续低头看剧本。
一开始看的时候,韩三品还抄起茶杯,喝一口茶。
等到沉浸进去之后,茶都不喝了。
鲁川那部电影的剧本,他看过。
群像拼贴,纪录片式,鲁川和他解说的时候,还说要把那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剧本内容主线很跳跃,生硬。
更像是一种电影艺术实验。
而《南京照相馆》完全不同,节奏很快,开篇引入主角,表明地点,而后军队内讧,表明背景。
而后便开始进入了快节奏叙事,让照相馆当中的这批人,都成为南京城内悲惨故事的客观代入视角,同时,这群身份各异的人,也逐渐达成了同一目标,将照片作为罪证,送出南京城。
全篇没有任何美化倭寇,没有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日本人。
他们只有伪善,
只有丑恶嘴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