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深宫烬余 第三章:墨痕心迹 (第2/3页)
末年到永徽初年,各地呈送上来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旧档副本,或是宫内用度的一些废册,”老宦官指着那堆纸山,“上头吩咐,要重新誊抄一份整齐的留存,原本之后要焚毁。你们的活儿就是抄,照着原样,一字不错,字迹工整。用那边的墨和纸。不懂的字照着描,不许胡乱问,更不许私下议论内容,听见没?”
“听见了。”两人齐声应道。
春杏很快被安排到另一头去抄录宫内某年的食材采购清单。云汐则被分到的是一摞关于地方官员年终考绩报备的文书副册,年代久远,纸张边缘都已卷曲破损。
她铺开新的宣纸,磨墨,润笔,然后拿起最上面一份旧档,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手不要颤抖。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她未曾预料到的、能接触到文字信息的机会。
她开始抄写,一笔一划,极力模仿着公文标准端正的楷体,让自己看起来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内容确实大多枯燥乏味:某地县令治理如何,粮赋是否足额,民风是否淳朴……尽是些程式化的评语和数字。
但她不敢有丝毫松懈。眼睛快速扫过每一个字,每一个名字,每一个地名。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着,像一张细密的网,过滤着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
父亲曾任御史中丞,负有监察百官之责,这些地方官员的考绩,他是否曾经过目?这些地名,是否有些恰好位于边关附近?这些看似平常的评语背后,是否会隐藏着某种不易察觉的关联?
她的心脏在胸腔里急促地跳动着,每一次翻动脆弱的纸页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太大声响引来注意。墨迹在笔尖流淌,工整的字迹一行行在新纸上呈现,她的内心却如同绷紧的弓弦。
偶尔,她会遇到一个模糊的字迹,或是一个陌生的官职称谓,便依言照着描画下来,不敢询问,但那个疑问会刻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