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十九章天下瞩目(一)

第十九章天下瞩目(一)

    第十九章天下瞩目(一) (第1/3页)

    夜深了。

    种师道独自坐在书房,面前摊着一幅北疆地图。太原的位置被他用朱砂画了一个血红的圈。

    门外传来脚步声,种洌端着一碗药汤进来,“叔父,该用药了。”

    种师道没接药碗,而是指着地图问:“你看这像什么?”

    种洌凑近看去,只见代表金人东西两路大军的黑色箭头已从四面八方指向大宋,如同一只巨兽的血盆大口。

    “像...像一张网。”

    “不错,一张大网。”种师道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而大宋就是网中的鱼。三年前伐辽之败,已经让金人看透了我们的虚实,如今危矣!”

    种洌慌忙为他抚背,却被叔父抓住手腕,老人的手力道却大得惊人,指向桌案上一块旧砖,“这是青涧城的砖。”

    “当年你高祖亲手所砌,一砖一瓦,皆是为了挡住西夏的铁蹄。”

    那是当年(1040)种世衡奉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的命令,在陕北大地上施展“筑城固守,步步为营”的战略,修筑城堡形成防御链,遏制西夏骑兵的机动性。

    而青涧城位于延州以北的无定河畔(今陕西清涧县),地势险要,可扼守西夏南下通道,自此成为前线重要堡垒。

    清涧城是种世衡军事生涯的起点,也是种家将的起点。

    老人抬起眼,目光如炬:“种家将,从不是靠朝廷的恩赏立足的,是靠血、靠骨、靠一座座边关的城墙,靠一代代战死的亡魂,才挣来的名声!”

    种洌心头一震,低头不语。

    种师道身形虽佝偻,气势却如山岳:“洌儿,你记住,种家的宿命,就是战!守国土,战边关,守到最后一兵一卒,战到骨断筋折,也不能退!”

    “如今金人南下,太原危在旦夕,朝廷昏聩,西军凋零...”老人声音微颤,却字字如铁,“可就算如此,种家也不能砸了这块招牌!不能给先人丢脸!”

    种洌眼眶发热,单膝跪地:“侄儿明白!种家儿郎,宁可战死,绝不辱没先祖之名!”

    老人凝视着他,缓缓点头:“好…好!”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疲惫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去睡吧。明日...明日我亲自写奏章,请命出征。”

    “可是叔父,您的身体...”

    “我七十四岁了,早该马革裹尸,与其老死榻上,不如战死沙场。”

    ......

    与此同时,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金宋战争。

    千里之外的汴京城,恐慌如瘟疫般蔓延,皇宫内,面对日益逼近的金军人马,赵佶整日坐卧不安,连最喜爱的书画都失去了兴趣。

    心里计划着自己带着心腹南逃,可皇帝不战而逃,这个骂名自己不好背啊,该怎么办才好?

    望着那个唯唯诺诺的太子,他顿时找到了方向。

    朝堂上,主战派李纲怒斥主和派白时中:“金人贪得无厌,今日委屈求和,明日就要汴梁!”

    依旧是战和不定!每天都在打嘴仗,主战派要求死战不退,主和派坚持打仗就是祸国殃民,要求效仿澶渊之盟的故事。

    街头巷尾,百姓拖家带口涌向城门,车马堵塞了御街,有人哭喊:“金兵要来了!”

    太学生们则聚集在宣德门外,高呼:“诛六贼!抗金兵!”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甚至焚烧了主和派大臣的府邸。

    兴庆府(今银川)的西夏王宫里,李乾顺把玩着一封金国送来的信。

    “兀卒(皇帝),金人已围太原,宋人撑不了多久了。”大臣嵬名安惠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