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四十二章长烟落日孤城闭(一)

第四十二章长烟落日孤城闭(一)

    第四十二章长烟落日孤城闭(一) (第2/3页)

的枪像是有了灵性,枪尖往哪儿扎,手腕往哪儿转,全不用过脑子,好似练了几十年的熟手。

    他总不能说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非但解释不通,反而辱没了自己的英勇表现,更让老人觉得自己是在糊弄他。

    “全武叔,”他负手而立,目光越过残垣断壁,叹气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着相了。”

    “看个屁的相看!”李全武瞪他,“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那点底谁不知道?”

    “武道一道,在朝夕苦练,更在厚积薄发,一朝悟道,鱼跃龙门。”李骁声音不高,闭上双眼在感觉什么,“你教我的是招式,是枪怎么握,箭怎么搭,但真正的武功在心里,在气里,在那层窗户纸没捅破之前,练十年也是个花架子,捅破了,或许就是一瞬间的事。”

    “吾之道,正如逆水行舟,亦如草木逢春。往日是侄儿是没开窍,近日来遭此大变,反倒勘破了玄关。”

    李全武愣住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听起来确实有那么三两分道理。

    “你以为武道是什么?”

    李骁转过身,眼神里带着点老人看不懂的深邃,“是把力气练大,把枪耍快?错了。真正的武道,讲究的是‘气与神合,神与意合,意与境合’。就像养马,你只看到马的肩高蹄厚,却不知好马通人性,能感知战场的杀气,武功也一样,形是马骨,气是马血,神是马魂,三者合一,才能踏雪无痕,冲阵不败。”

    他抬手虚虚一握,握着无形的枪杆,手腕轻轻一转,指风带起的雪沫竟在空中划出个圆润的弧。

    用脚在雪地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就像这圆,你练的是圈里的招式,我如今站在圈外,看的是整个圆。千法万法,到头来不过是‘攻防’二字,悟透了这个,刀也好,枪也罢,不过是顺手的家伙什。”

    老人听得发愣,嘴里嘟囔:“可,你连招式都没练会,便在外面了?我老人家练了几十年手上功夫反而还在里面?我白活了?“

    “唉,这便是你的狭隘偏见了。”

    “你教我的开山枪,招式是死的,就像圈养的马,看着壮实,跑起来却没根。可那天我眼里只有国破家亡,千秋大义,那枪自己就知道该往哪去,这就是意。当你的意足够强,气就会跟着走,力就会顺着气来,所谓千法通万法通,不是练会了所有招式,而是悟透了为什么要出这一枪。”

    “正所谓非常之人,必待非常之时。我这些年看似浑浑噩噩,实则是在积蓄力量。如今国难当头,武道境界自然水到渠成。”

    “算了,你老读的书还没我多,天将降大任你听过吧?”李骁一副要拥抱山河的模样。

    老人听得直眨巴眼,酒壶在手里转了两圈,愣是没插上话,喉结滚动着,半天挤出一句:“那你这道,也太玄乎了。”

    “玄乎?”

    李骁仰头大笑,碎成一片回声,“这才是武道的真意!初境练形,再境练气,高境练意,化境练神。形是枪棒拳脚,气是丹田内劲,意是心念如铁,神是与天地同息。你老停在气的境界,自然看不透意的玄妙。就像井里的蛤蟆,天天瞅着巴掌大的天,哪知道外头还有江河湖海?”

    “什么,我老人家是坐井观天?”老人气的满脸涨红,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手指着逆徒说不上话来。

    “咳咳,你老也别沮丧。”

    李骁见他这模样,放缓了语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教我的那些招式,是根基,没这根基,我也悟不了道。就像盖房子,你垒的是地基,侄儿不过是恰逢其会,往上多盖了几层楼而已。”

    “你这怕不是从话本故事听来的吧,咱老人家怎么觉得还有点道士的味道,你去鹤鸣山玩耍时听牛鼻子念经说的?”老人越听越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