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卤味方子 (第1/3页)
那天后。二哥便每天早上送他去上课,然后就去镖局跟着钱镖头学习拳脚功夫,钱镖头若去走镖了,那二哥就和留守的人一起训练。
几十上百斤的铁锁王二牛轻松的就能提起来,并且发力的方法经过钱镖头的指导变得更加科学,打出的拳头也虎虎生风,慢慢的这帮镖局的小伙都钦佩并且羡慕这个大个子。
学堂里,王明远坐在冰冷的书桌前,小心翼翼地将最后半张粗糙的草纸铺平。
笔尖已经有些分叉,蘸饱了墨,写出来的字却带着毛刺。砚台里的墨条,也只剩下短短一截。
他看着这些消耗殆尽的“资源”,内心也发愁。新纸新笔加上墨条,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他想起父亲王金宝每次掏钱时的场面,心疼又好笑。
那黝黑的脸上,总先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疼,随即又是一种近乎庄严的“大方”。
深冬里,田里没了活计,杀猪的生意也因天寒地冻稀疏了许多,全家主要就靠着农闲时攒下的口粮和每月几次赶集的微薄收入撑着。大部分时间,一家人只能窝在炕上节省体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王明远捏了捏拳,心底那个盘算了许久的念头,再也压不住了。
今天下课回家后,晚饭是简单的杂粮粥和咸菜疙瘩。王明远几口扒完碗里的粥,他现在吃饭的速度也越来越像这个家的人了。
放下筷子,看向父亲:“爹,娘,大哥大嫂,二哥,我有件事想说。”
他的语气带着少有的郑重。
王金宝一愣,烟锅子在炕沿上磕了磕:“咋了?三郎?出啥事了?是不是又要买纸了,爹给你拿钱?”
赵氏和兄嫂也停下动作,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没啥事,就是……想跟家里商量个营生。”
王金宝听到后则变得一脸眼熟,说道,“虎妞,狗娃,你俩先去你大哥屋里玩会儿。”
母亲见状,也知道儿子要说的事不小,出声道:“听你三叔/三哥的,先去。”
两个孩子虽不情愿,还是被母亲哄着带去了隔壁。
门关严实了,小小的堂屋里只剩下几个大人。
深冬的夜黑的越来越早了,油灯也早早的点了起来,光晕昏黄,映着王明远明显比半年前挺拔了些的身姿。
他面容褪去了孩童的圆润,显出几分少年人的清朗轮廓,眼神沉静,举止间带着读书后养成的沉稳。
王金宝看着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儿子,心头一阵恍惚,仿佛昨日还在病榻上孱弱的小儿子,转眼已能担起家中的重担,能为家里的事情操心了。
“爹,娘,”王明远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而平稳。
“我在赵夫子借给我的几本游记杂书里,翻到一个古方子,是做‘卤味’的。”(这当然也是王明远胡诌的,能扯着赵夫子的大旗,相信家里人能更容易接受点)
“卤味?”王金宝皱眉,对这个词有些陌生。赵氏和大嫂也露出疑惑。
“就是……用特制的香料汤水,把肉、下水这些东西煮熟入味。”
王明远解释道,“书上说,这法子做出来的东西,香浓入味,久放不坏,冬日里吃着暖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