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科举? (第1/3页)
早上,王明远特意让母亲赵氏切了一小陶罐上好的卤猪头肉,又包了几个夹着碎卤肉、浇了浓汤的白面饼子,小心地放到车上。
他准备带去蒙学,给夫子和同窗尝一尝,尤其是小胖子张文涛,到时候他肯定馋的流口水。
学堂里,午休时间到了。
王明远喊了众人,打开陶罐,那霸道而醇厚的香气瞬间散满学堂,引得众同窗纷纷侧目。
“明远,这……这是你家那卤肉?”张文涛第一个凑过来,鼻子几乎要拱进罐子里,胖脸上写满了垂涎欲滴。
“嗯,带了些来,大家尝尝。”王明远笑着将陶罐和饼子放到课室中间的木桌上。
农家子弟虽朴实,却也挡不住这实打实的肉香诱惑。
起初还有些拘谨,待王明远带头掰开一个夹肉饼,众人便不再客气。小小的课室里响起一片满足的咀嚼声和赞叹。
“香!真香!比镇上刘记的酱肉还入味!”
“这肥肉一点不腻,入口就化了!”
“明远,你家这手艺绝了!”
张文涛更是吃得腮帮子鼓囊囊,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糊不清地嚷道:
“明远!你家铺子在哪儿?快告诉我!我让我家下人明早就去排队!这味儿……我一天不吃浑身难受!我要连吃一个月!不!三个月!”
他那夸张的模样,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王明远也忍俊不禁,心底却泛起一丝奇异的感觉——明明前世已是饱经世事的成年人,可在这具六岁多孩童的身体里,听着同龄人的嬉闹,感受着简单的分享快乐,竟然也时常被一种纯粹的、属于孩童的快乐所感染。
喧闹间,赵文启夫子不知何时已站在了门口。他并未出声打断,只是静静地看着这充满烟火气的分享场景,目光在王明远身上停留片刻,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待众人吃得差不多了,他才轻咳一声:“明远,随我来一趟。”
王明远心头微动,跟着夫子走进那间平日里极少让学生进入的堂屋。
赵文启示意他坐下,自己则踱步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落尽叶子的老树,沉默了片刻。
“你家的卤味,”赵文启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听不出情绪,“滋味甚佳,非寻常市井可比。”
“谢夫子夸赞。”王明远恭敬回道。
“生意……想必不错吧?”赵文启转过身,目光落在王明远脸上,带着一丝探询。
王明远有些意外,不知夫子为何问起这个,但还是据实回答:“承蒙街坊邻里抬爱,尚能贴补家用。”
赵文启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他踱回书案后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像是在斟酌词句。
片刻后,他抬起眼,目光变得锐利而郑重,直直看向王明远,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明远,你……可有心志,走科举之路?”
王明远猛地一怔,抬起头,撞进夫子那双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眼睛里。
科举?
这个词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遥远。
熟悉,是因为前世在史书中无数次读到它的分量;遥远,是因为他从未真正将自己与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联系起来。他来蒙学,初衷不过是多识些字,多懂些道理,为家里省些束脩,也为日后生计多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