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准备 (第2/3页)
连吐了三声,
“晦气话呸走!呸走!听娘的,彩凤好生在家养着,二牛你在家陪着,一步不许离远!别跟我生三郎那会儿似的,孩子爹出事,都没人搭把手,害得三郎生下来像只小猫崽,活下来都不易……”
提起陈年旧事,赵氏眼圈都有些泛红。
王二牛和钱彩凤一看娘亲真急了,还触及了当年的伤心事,气势立刻矮了半截。
王二牛挠挠头,看了看媳妇已经明显隆起的小腹,最终蔫头耷脑地应了声:“娘说的是……那我和彩凤就在家。”
“娘,”一直沉默的大哥王明心(王大牛)开了口,声音沉稳厚实,“我送三弟去吧。这两年狗娃也大了,家里地头和镇上卤肉摊的活计都能搭把手,而且摊子那边有翠花盯着,也出不了岔子。我去县城也方便照应。”
赵氏抬头看着大儿子。他这些年是家里的顶梁柱,性子最是稳重,人也心细。
家里几次添置东西、修缮房子、计算银钱,都是他一手操持,从来没出过错。
比起咋咋呼呼的老二,确实更让人放心。
她点点头:“行,老大你去。路上小心,照看好你三弟,也顾好自己。该花钱的地方别省,别委屈了。”
“诶,晓得了娘。”王大牛憨厚地应下。
“娘!娘!看我给三哥绣的荷包!专为赶考绣的!”
门口挤进来一个高大壮实的身影,像堵墙似的,正是小妹王玉珠(王虎妞)。
家里这几年日子好了,油水足了,她也跟着又往上蹿了一大截,虽然肤色比以前白了点,但那结实的身板和圆乎乎的脸盘,依旧充满王家的“力量感”。
十二岁的年纪,个头已经追上了母亲赵氏,加上那份敦实的体态,站在那里就很有存在感。
她献宝似的捧着一个布袋子——那袋子尺寸惊人,简直像个成年男子放褡裢的小口袋,用灰扑扑的粗布缝成。
上面歪歪扭扭地用红线绣了几道波浪线,像几条蚯蚓在打架,勉强能看出是想表达某种装饰。
赵氏眼皮跳了跳:
“你这……绣的是荷包还是粮袋?这么大的口子,针脚都露在外面,装些个碎银铜板,怕不得走一路丢一路!还费这么大块布!不会绣就别瞎绣,省点布料还能给你哥纳鞋底呢!”
虎妞被数落得脸一红,有点下不来台,脖子梗了梗,嘟囔着:
“我……我不是想着给三哥去考试送点自己做的东西嘛!好歹是我的一份心意!咋还嫌上了……”
她胖乎乎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那不成形的“荷包”,显得委屈巴巴,只是感觉如果再大力绞几下那荷包怕是要碎成几片了。
赵氏看她那样子,心里又是一软,语气缓和下来:
“有那份心就好!真想帮你三哥,不如去厨房和你大嫂多做些赶路的吃食!要那种能放的住的,烙饼子啥的!记得多弄点,省得你大哥那个肚包半道上就给你三弟吃光了!”
她说着瞥了旁边的大儿子一眼。
王大牛被点了名,黝黑的脸上露出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诶!好嘞!管够!”
虎妞瞬间开心,应了句,便撩起袖子就往厨房冲,准备先活好面,等大嫂一收摊回来就开干。
晚饭时分。
狗娃哀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