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英国公递请帖 (第2/3页)
搁下朱笔,轻叹一声道:“丹姝,你可还记得朕是何时登基?”
曹皇后脱口而出道:“乾兴元年,官家十三岁临朝。”
不过话一出口她就愣住了,看着赵祯意味深长的眼眸,忽然明白了什么。
赵祯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怅然,“是啊,十三岁!”
“那时朕连奏章都看不明白,却要对着满朝文武说:朕知道了。”
“太后垂帘听政,把握朝政十余年,可日子不也照样过来了?”
曹皇后一时默然。
“晗儿虽未弱冠,可他在朕面前,一言一行不卑不亢,可比朝中那些积年老臣要稳重的多。”
“此事,成了,是大周之幸。”
“若是没成,朕这个做父亲的,难道还护不住自己的孩儿?”
“你且放宽心,张辅那老东西,哪怕不知道晗儿是朕的亲子,也会极力促成此事。”
“他盼着发兵西夏,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不过顾侯今日能为晗儿说话,倒有些让朕颇为意外。”
赵祯说罢,摇了摇头,嘴角带着丝丝笑意。
侍立在一旁的张茂则见状,轻声道:“禀官家,殿下和顾侯家中二郎关系匪浅,已经称兄道弟多时了。”
赵祯凝眸细细回想片刻,眉峰微挑,“顾侯家中的二郎,可是名叫顾廷烨的那个?”
“官家好记性,正是他。”张茂则躬身应答。
“朕记得此子七八岁时,倒是经常跟着顾侯进宫。”
“他在朕面前耍了一顿花枪后还敢讨要赏钱,朕那时颇为欣赏他,觉得此子日后定成大器,赏赐了不少东西。”
说到此处,赵祯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不曾想此子后来竟变的顽劣不堪,曾将令国公的世孙拴在马后,拖着在校场上跑了三圈。”
“气的令国公直接告到朕面前,哭着讨要公道。”
“为了调停此事,朕可费了不少心思。”
在小秦氏明里暗里的挑唆下,顾廷烨幼时干过的顽劣之事数不胜数。
例如骑着烈马在市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