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遇莺小记 > 7 第 7 章

7 第 7 章

    7 第 7 章 (第2/3页)

香火不断。今日崔大娘子归宁,也是奉了母亲的意思,一起劝劝她这侄子。

    家宴上,崔大娘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团圆之夜,含饴弄孙,便是向来不苟言笑的崔老相公脸上也露出了慈爱的神色。

    太夫人对崔沅道:“看你表妹,你小时候也是这样。”

    崔沅可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会因为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笑得肚子疼,他印象最多的,是书房里祖父的背影,还有手上的戒尺。

    对那时才只有三四岁的他来说,颇有些困扰。

    过了会儿,太夫人见他没反应,几乎明示了:“你就不想生一个?无论儿女,有个人承欢膝下总是好的。”

    崔沅吃了一口宴上的酒鲜蛤,是大厨房一如既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风格。

    他淡声道:“我已是病体残躯,没有心力抚养一个孩子。”

    “你就算是为你祖父跟我想想,”太夫人叹气,“就像当年你爹娘……我是看着你,心里才有些安慰。”

    “祖母若是膝下寂寞,可以将六娘接回家小住一段时日。”崔沅道。

    太夫人一顿,“我给你的那两个婢女,就没有喜欢的?

    “玉露那姑娘是个有孝心的,人也温婉,模样又俏丽,别叫人家成日里跟灶房打交道。”

    说着,向后招了招手,嬷嬷带着精心打扮后的玉露上前来行礼。

    玉露终于见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长公子、探花郎。

    她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对方的神色,又偷偷拿眼睛觑自己的打扮。她今天穿了漂亮粉艳的新衣裙,还戴了耳坠子,笑容跟仪态都是经过嬷嬷方才指点的。含羞带怯,欲说还休,心里是满腔的欢喜。

    嬷嬷见了莺儿的刘海,道了句可惜,而后选了她上来。

    崔沅终于抬首,看向说媒的太夫人,面色淡淡:“祖母既喜欢这丫鬟,我怎好夺您所爱?便就还给祖母吧。”

    接着对玉露道,“你自行离去,不必再回竹苑了。”

    玉露的脸色顿时由娇怯变得煞白,“公子!公子!”

    她膝行了两步,却碰不到他的一片衣角。

    崔氏的长公子,神清骨秀的探花郎,即便有怒,也同皎皎明月一般。

    坐在那里,神色沉稳,眼底只有漠然。

    玉露被嬷嬷暂且带了下去,太夫人拍着腿叹气:“得幸崔氏诞下子孙,这是她们恩遇,你又何必如此?”

    崔沅觉得,他的确需要祖母说清楚一些事了。

    “我不欲子嗣同我一样,自幼失怙。”

    而一个通房婢出身的母亲,如何在宅门中护得住孩子?他道,“祖母若仍坚持,便从族中挑选一子过继吧,承继我的香火。”

    太夫人这会自是不答应。

    随后,他向太夫人、崔相、崔大娘一家行礼先告退了。

    隔绝了身后热闹,独行于宅院,再是心性坚定的人,此时也会波澜起伏。

    初入国子学,被与崔家政见不合的勋贵子弟嫉妒,对方带小厮嘲讽他身世。

    那时受崔相教导,面对这些,崔沅嘴上不说,心里其实还是会在意,又怎会让自己亲子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祖父很好,正是如此严格,才会成就今日之崔沅。祖母亦对他多有疼爱,远甚于堂弟表妹。

    可他仍是会想起,想起那些阖家欢乐的年节,姑母姑父夫妻恩爱,叔父一家天伦之乐。

    宴席散去,他就只有冷冷清清的院子。

    他十分地讨厌过节。

    自己缓步回了竹苑,通向竹林的石板路弯弯绕绕,一路上都有幽凉的夜风拂面,风中夹杂着些许零碎笑语。

    院中灯火通明,灶房外摆了大桌子,白术、桑叶、苍梧、重云……都在,哪有冷清?

    大伙围着桌子共吃一个锅里的东西,见他提前回来了,面上都有些惊讶。

    白术反应最快,撇了碗筷上前:“公子回来了?可要先沐浴?”

    三步开外,崔沅就闻见她身上一股子浓重的辣味,皱眉:“什么味?”

    大过节的,白术跟她们一块吃火锅呢。

    这个叫火锅子的东西也忒不讲究了,却实在上瘾。

    白术敞开了吃,嘴巴跟胃是爽了,也染上了一身的味儿,没法伺候公子了。

    她心虚地瞅了瞅公子面色,心里一紧。但见对方面色冷沉,似是与太夫人他们不欢而散。

    想想也是,若是相谈甚欢,怎会早早归来呢?

    白术遂把叶莺拉到一旁,“这锅子有没有合适公子吃的那种?”

    “有。”叶莺点点头,“厨间有高汤,做个清汤锅子。”

    于是趁崔沅沐浴时,白术、叶莺将锅釜跟菜肉摆在了澄心斋。

    就在这廊下,叶莺见着了那对白鹦哥。

    “真聪灵。”她夸。

    她是头一回踏进内院,只觉得比外间更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