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考神附体!这碗面,吃完直接上岸! (第1/3页)
“老板,再加一道,片儿川!”
钱飞正埋头猛喝那口老鸭煲的精华浓汤,闻言猛地抬头。
“品哥?片儿川?”
“那玩意儿……不就是一碗雪菜肉丝面吗?”
钱飞的音量都变了。
“咱们这又是东坡肉又是老鸭煲的,最后拿一碗破面条收尾?这画风不对啊!”
“哎哟!帅哥你可太懂了!本地人啊!”
老板在油腻的围裙上飞快地擦了擦手。
“等着!马上给你下!保证是我们余杭最‘落胃’(妥帖舒服)的味道!”
【钱飞懂个屁!我赌五毛,这碗面绝对是隐藏BOSS!】
【前面的别尬吹,我一个北方人就想问问,片儿…川?这名字听着跟川菜似的,怎么跑余杭来了?】
【科普君上线!‘川’在余杭话里就是‘汆(CUan)’!水烧开了把面倒进去烫一下的意思!跟川渝没半毛钱关系!】
【感谢课代表!所以,品一口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陈品看着滚动的弹幕,慢悠悠地喝下最后一口老鸭煲的汤,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场的从容。
“飞哥,你这话,属于是典型的外地人偏见了。”
他指了指镜头,那副“品氏小课堂又要开课了”的招牌表情,精准地挂在了脸上。
“家人们,千万别小看这一碗面。”
“东坡肉,是苏东坡这位大文豪落魄时,苦中作乐的智慧结晶。”
“龙井虾仁,是文人雅士追求风花雪月的‘行为艺术’。”
“而这碗片儿川……”
陈品微微眯眼,声音里透出一股神秘。
“它的来头,比前两者加起来,都要硬!”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说书先生般的腔调,不疾不徐地开口。
“相传清代,余杭城里有个小面馆,老板的儿子要考科举。老板心疼儿子寒窗苦读,就用了雪菜、笋片、肉片,给他下了一碗面。”
“结果,你猜怎么着?”
陈品故意卖了个关子。
“他儿子吃完这碗面,直接高中!”
“从此,‘片儿川’就成了余杭读书人的‘考神面’!但凡赶考,必来一碗,讨个‘状元及第’的好彩头!”
他顿了顿,笑道:
“所以啊,这碗面,它承载的,是这座城市最朴素,也最滚烫的期盼——望子成龙。”
“它不是什么山珍海味。”
“它是余杭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常’,是离家万里都会想念的‘乡愁’。”
这番带着历史温度的科普,让直播间的观众听得一愣一愣。
【我靠!我以为我在看美食直播,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