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稗海杂俎》 (第3/3页)
人也表现得很呆滞,提线木偶般跟着入内。
洪元修持着呼吸法,心神合一,没去偷听两人谈话。
只过得片晌工夫,那秦夫子就从房间内走出来,推拒了杨二虎的相送,一步一挪的出了武馆。
杨二虎怕他出事,打发了一名学徒跟在后面,让其盯着秦夫子回家,自己则是唉声叹气的回了后院。
他右手抓着个油布包裹,未等洪元问询,自己先便说了,“秦夫子是来告辞的,说是要返乡在妻子墓旁做个子越的衣冠冢,从此,他就不回来了。”
杨二虎与秦夫子是二十年的老相识,早上送走武都雄,杨烈没生出什么离愁别绪,此刻却是难免有些感怀。
洪元无法共情,只得转移话题,指着那油布包道:“老师,这是何物?”
“老夫也不知,这是秦夫子临走前送给我的。”杨二虎摇了摇头,略微掂量了一下份量,“应是什么书吧?这秦夫子,他不知道杨某人一看书就头疼吗?”
这油布边缘十分破旧脏污,显是年代久远,杨二虎虽面露苦恼,仍然小心翼翼揭开,还朝洪元招了招手:“你也过来一起看看吧!”
很快,油布揭开,内里果是一册线装书,纸张泛黄,边角甚至有些虫蛀痕迹,书册封皮磨损许多,只隐约可见几个模糊的墨字。
杨二虎睁大眼睛瞧了半天,也没认出那究竟是什么字,只得将书册丢给洪元,“你眼神好,你来看看这写的是什么?”
洪元也没客气,接过来眼神微凝,便读道:“稗海……稗海杂俎?”
杂俎?!
志怪异闻一类杂记?
不过秦夫子把这种书送给杨二虎作甚?
洪元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当即翻开书页,见其内字迹并不整洁,多有潦草之处,居然还是个手写本。
多处书页已是破损残缺,但仍有可辨明晰的文字,洪元就瞧见一段,记录了一个叫做‘永和县’的地方所发生的一件怪事。
‘过百县民骤患枯血症,面如槁木,咳屑如锯末……传为狐仙索命,又或阴兵过境食人精气。’
还真是志怪录啊?!
洪元皱着眉头,一页一页往后翻,翻至最后几页时,蓦地手指一顿。
‘血契符,持此符者,可感方圆二十余丈内血亲所在!制法如下……选十年以上树龄榆树,向阳面内层树皮或薄羊皮纸为符基……取新鲜鹿心血,少许朱砂粉,无根之水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