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飞天夜叉(6k) (第1/3页)
七日后。
天色黯沉,乌云低垂。
河面上突兀的刮起了迅风,掀起一朵朵浪头拍打两岸,发出剧烈的轰响。
一条满载货物的大船破开滔浪,沿河道激流而下,航行速度不慢。
沉闷的雷音在云层中翻涌,却迟迟未能降下雨来。
哗啦!
河心深处,一朵浪花绽开,涌出一道鬼魅般的身影,恰在货船行经的路线上。
大船激荡起的劲流汹涌打来。
这人非但没被掀翻,反倒朝前一挤,破开浪潮,双手如钩,猛地扣住了木质船板,也未见如何动作,整个人便如被潮风吹起的落叶,轻盈的朝上腾起。
飒!
借着腾升之势,目光飞快一扫,待得身形坠落,足尖轻点甲板再次跃起,倏忽间窜上了艉楼顶部。
其间过程,悄无声息,宛如传说之中的水猴子之流,只在甲板上留下了些许水渍。
船上人手众多,可无论是忙碌的水手,抑或就近倚着船舷闲聊的客旅,又或押送货物的护卫,竟无一人察觉船上多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艘船颇为巨大,载货量极多,连带着艉楼亦是建得甚为雄壮,近有两丈之高。
洪元立身艉楼顶部,身形隐入阴影之中,衣衫滴水。
他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这几天时间里,洪元的总体路线是一直在向临江府城靠近的,途径了三县一镇。
一路上洪元不断挑战各个武馆主,又或一些帮派头目,江湖散人,短短几日工夫,被他挑翻的武人,叫得出的名头的就不下十人。
一般武夫也就被他榨取武功技法,遇到一些凶名昭著的,自是毫不客气的顺手宰了。
有着从岳峰嘴里获悉的消息,寻找那些成名武人,省去了洪元不少功夫。
他经过的镇子自是不止一个,之所以单独提及其一,皆因在那个镇子上,某个家族堪称土皇帝。
其家族内出了位形变第二层‘收发自如’的高手,用岳峰的话来说,在整个临江府都小有名气。
稍微在镇子上转了圈,洪元以耳倾听,以眼观之,确定其人该杀。
因是首次与‘收发自如’层次武人交手,哪怕杨二虎说过,即使是洪元刚逃出‘碧梧仙境’时,他全盛时期遇上了也得谨慎对待,否则就有阴沟翻船的可能。
洪元对此还是抱有了十分的警惕。
他先是打伤了其家族中作恶的子弟,引出了那位高手,一路被追杀‘逃’至河边,这才返身与其交手。
事实上,在对方‘追杀’时,观摩其身法速度以及未有的心灵示警,洪元就觉得自己怕是谨慎过头了。
等到一交手,更是落实了这一点。
这位高手在他手底下全无还手之力,被他逼出了浑身解数,最后胆气丧尽,落荒而逃,却被洪元一记重手送走。
与诸多武夫交手,除了‘交易’各类秘药方子之外,洪元也会询问一些江湖轶事。
知道的越多,洪元对自身的定位愈发清晰,尤其是在和那位‘收发自如’层次的武人交手后。
不是那人不强,而是洪元过于异常了。
双方同为‘收发自如’层次,可这仅仅只是劲力技巧上的同级,于肉身,精神之上,洪元是远远超越了的。
而这种肉身,精神上的超越,哪怕仅仅是一丝,反馈到战力上,也会拉出生死一线的差距。
同样的劲力变化,洪元就是能更快一点,更强一点,就这一点差距,便能将所谓同级彻底压死。
遑论洪元超越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或许正是这种明悟,促进了洪元心灵上的升华,又为他增添了一缕悟性。
当然,这也跟洪元持之以恒的修炼冥想法,且又寻到了一种上品香方辅助有关。
反倒是根骨尚未增加。
不过洪元感受得到,快了!
几天来不断与人交战,辅以各种秘药内外使用,能明显感觉到增长。
其它武夫即使手握各类灵丹妙药,也不敢这么频繁使用,因为药物这种东西用多了,对自身也是有害的。
洪元却是不同,他靠‘外挂’来吸收,再多的秘药也只会成为根骨提升的养料。
悟性,根骨的成长,反馈自身,就是让洪元飞快消化了一众交手过武夫的拳脚,兵刃功夫。
先前他潜于水中练拳,体会水中激流的阻力和暗涌,对劲力的掌控愈发精细,伏虎拳融合了诸多技法精髓后,更多了几分迅疾,又兼具了如水般的柔韧和变幻。
而且——
洪元抬手一指,指尖轻轻在舱板上一触,没有发出丝毫声响,厚实坚韧的木板上却多了个常人肉眼不可见的气孔,只针尖大小,深入两寸。
这还不是他的全力。
‘螺旋劲虽然隐约有了些雏形,想悟出来却还得花不少功夫,反倒是误打误撞,悟出了这么一手劲力法门。’
‘这应该也称得上是入微级别的劲力了吧?不如就叫飞针劲?算了,不能离指飞出,叫凝针劲吧!’
洪元感受着气血在体内流淌,并未有任何不适,且以手指发出这一记‘凝针劲’,手指也完全能承受得住。
不由点头。
果然,纵然他在劲力变化上尚未达到入微层次,可暴力一点的运用也无妨,根骨完全扛得住。
‘我这凝针劲,以及透骨劲,隔空劲都应是刚劲变化的延伸,而缠丝劲,渗透劲,飞絮劲之类则是柔劲变化延伸……’
‘至于螺旋劲,乃是刚柔两种劲力之延伸,难一点,正常。’
洪元能这么快就靠观摩水底涡流,自悟自得,胸中有了些许雏形,说出去反倒会让无数武人惊震。
许是快要下雨的缘故,舱室燥闷,下方甲板上脚步声杂乱,又有几个人走到外间透气。
几人并未抬头上望,否则或许就能察觉到洪元。
当然,就算是被发现了,洪元也不在意。
一人慵懒的打着哈欠,谈话声随之飘了上来:
“近来咱们这一路经过的几个县还真是热闹,几天前清徐县黄老爷纳妾,原本是桩大喜事,不料却有凶徒堂而皇之闯进来,生生将黄老爷和几个儿子打砸而死,那凶徒杀得性起,又杀入内宅,大开杀戒,将黄家老小尽数杀死,听说几岁孩童都没放过,啧啧!偌大的黄府,几代人的家业就这么散了。”
这人说话之间,唏嘘感叹不已,也不知是惋惜还是幸灾乐祸。
“这件事我也听闻了,据说清徐张县尉与黄老爷相交莫逆,不顾安危,拼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