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18.鉴定

18.鉴定

    18.鉴定 (第1/3页)

    关于是否要给谷永康准备一份礼物,阳光明在脑海中快速权衡了一下。

    以他前世做生活秘书锻炼出的识人眼光,谷永康此人严谨、古板,原则性极强。

    初次接触,又是以鉴定为名,贸然送礼,尤其是直接送到他办公室,不仅不会讨喜,反而可能引起反感,甚至被怀疑动机不纯,弄巧成拙。

    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邬宏涛。

    同学之间的礼尚往来,合情合理,不引人注目。

    如果谷永康坚持不收鉴定费,那么事后让邬宏涛以孝敬长辈的名义,送些烟酒茶点之类的不值钱但实用的东西给他大舅,这层窗户纸由邬宏涛去捅破,就自然顺畅得多。

    谷永康就算知道源头,也只能算是晚辈的心意,而非直接的交易酬劳。

    这样,大家面子上都好看,风险也降到了最低。

    阳光明嘴角浮起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这种分寸的拿捏,对他而言驾轻就熟。

    当然,请谷永康鉴定犀角片只是第一步。他更深层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谷永康这个中药房主任的身份和信息网。

    那些真正需要犀角救命或备用的潜在买家,很可能在求购无门时,会通过关系找到像谷永康这样的内行人打听消息。

    谷永康就是连接那个隐秘需求市场的关键节点之一。

    即使谷永康本人手上暂时没有买家信息,他对这个圈子的了解,也远非阳光明这个外行可比。

    自己不宜与谷永康频繁接触,但邬宏涛是绝佳的桥梁。

    多请老同学吃两顿饭,多聊聊近况,顺带请他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人需要特别的老药材”,或者干脆让他旁敲侧击地问问他大舅“最近有没有听说谁家急需犀角这类稀罕物”,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阳光明相信,只要维持好和邬宏涛的关系,这条线就能慢慢铺开。

    上午十点整,阳光明准时出现在济世堂门口。

    空气中的药香依旧浓郁,他熟门熟路地找到正在柜台后整理药材的邬宏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