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仗义的小太爷孟烦了 (第2/3页)
做着撤退的准备。
收拾武器弹药,打包重要文件,销毁带不走的物资……这种动静瞒不过有心人。
很快,那些被收拢起来的东北军溃兵们也察觉到了异常。
迷龙靠在他那挺心爱的捷克式机枪旁,嘴里叼着一根草茎,眯着眼睛看着不远处新2旅的士兵们忙碌地搬着箱子、捆扎着行李。
“瘪犊子玩意儿,这是风紧要扯呼啊。”他低声对旁边一个原103师的老弟兄嘟囔着黑话。
“不能吧?迷龙哥,这打得好好的,咋就要撤呢?”年轻些的士兵有些不信。
“你懂个屁。”迷龙吐掉草茎,压低声音,“你当就咱们眼巴前这点鬼子吗?肯定是有其他鬼子部队绕上来了,想把咱包了饺子。
不撤,等着后路被断,全军覆没啊?”
从关外一路逃逃打打到现在,虽然输多赢少,但迷龙这个东北老兵输也是输出经验来了。
凡是大夏军队,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阀,除了陕北那支部队,只要后路被断绝,无论优势有多大,都会顷刻间士气断绝,土崩瓦解。
因此肯定要先撤退。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不少东北军溃兵的注意,大家纷纷围拢过来,脸上都带着担忧和不安。
撤退,说起来简单。
但谁先撤,谁后撤,这里面门道可就大了。
按照他们以往在东北军、乃至其他很多部队的经验,这种敌前撤退的时候,通常都是长官们带着嫡系和装备先溜。
而他们这些收拢来的溃兵、杂牌,很可能就会被留下来打阻击,当炮灰,掩护主力撤退。
最后能有多少人活着撤出去,全看天意。
“娘的,69军……不会也把咱们卖了吧?”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兵忧心忡忡地说,“让咱们顶在这儿,他们自己跑路?”
“不能吧?孟旅长看着挺仗义一人……”有人小声反驳,但底气明显不足。
“仗义?这年头,仗义能当饭吃?能当命活?”迷龙嗤笑一声,但眼神里也藏着掩饰不住的焦虑,“看着吧,等会儿命令下来,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