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鬼子:一点战利品都搜刮不到,好东西都去哪里了? (第2/3页)
奖和晋升。
军衔上的星星似乎触手可及,国内媒体的吹捧更让他们飘飘然,仿佛“三个月灭亡大夏”的狂言即将实现。
然而,在这表面欢庆的浪潮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在鬼子高层,特别是大本营内部,悄然涌动,并且愈演愈烈。
他们攻下的,是一座几乎被搬空了的空城。
预想中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不见踪影,象征财富和权力的政府机构、银行金库早已人去楼空,连最有价值的工业设施也被拆解得七零八落,只剩下无法搬走的笨重基座和空荡荡的厂房。
虽然富庶的江南水乡理论上仍有大量财富可供掠夺——粮食、布匹、民间收藏……
但这些零散的收获,与一场倾注了如此庞大国力、付出巨大伤亡的战争预期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
大本营的参谋们开始对着战报和物资清单犯嘀咕,眉头紧锁。
一场旷日持久的沪上战役,加上这次艰难的金陵攻坚战,从去年8月打到今年1月,华中派遣军累计伤亡已经逼近七万这个骇人的数字!
虽然得益于完善的预备役制度,兵员可以迅速补充,那些退役的“在乡军人”拉上来就能充当中坚骨干,不少伤兵经过疗养也能重返战场。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对大夏的战事,远不像国内宣传机器描绘的那般“势如破竹”、“武运长久”。
战争的残酷和代价,已经开始显露出狰狞的獠牙。
更让高层如鲠在喉的是,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
难道帝国兴师动众,死了这么多人,真的就只是为了来江南抢点大米、丝绸和古董吗?
不,战争的核心目的,是资源!
是支撑帝国继续扩张的工业血脉!
重要的煤矿、石油、铁矿、现代化的工业设施……
这些在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的江南地区,本就稀少。
他们原本寄予厚望的沪上,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闻名遐迩的“魔都”,总该有些令人惊喜的收获吧?
毕竟,就算大夏人进行了工业内迁,总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把一座国际大都市搬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