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攀高枝儿 (第2/3页)
县城,在这个属于她们自己的家里,两人都迎来了新生。
“姑娘,咱们晚上吃老鸭汤吧,吃过鸭肉再往鸭汤里煮上米粥,喝一点暖胃。”
高兴了就要吃些好吃的,崔清漪想了想,确实很久没吃老鸭锅了。老鸭汤里煮上米粥,就上些切的细细的芥菜丝,味道那叫一个鲜美。
……
李苗拉着李嫂子的手,小心翼翼的抬头:“娘,咱们家有银子吗?爹和奶奶能让我去吗?”
李嫂子脸上露出个灿烂的笑:“这你不要操心,你只需要答应娘等去了崔家跟着蒟蒻师傅,你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学。”
至于男人和婆婆,李嫂子了解他们,虽然也疼小苗,可一年要为小苗花十两银子肯定还是不情愿的。
但还是那句话相处了这么多年,李嫂子早就找到了和李家人相处的技巧。
不管如何,她是一定要让小苗去学刺绣的。
至于李家因为李嫂子要送李苗去学女红,一年还要花上十两银子束脩的事情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崔清漪和蒟蒻并不知情,也不会刻意去打听。
就像蒟蒻说的拜师礼和节庆的礼品她们都可以看在李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直接免了,束脩却是不行的。
槐花巷里住着这么多人家,彼此之间其实并没什么秘密。
若是知道李苗能免费跟着崔家学艺,而且这门手艺学上一年多就能看见回头银,崔清漪相信这巷子里大多数人都会心动。
反正和崔家有矛盾的是顾家和林家又不是她们,大不了她们也学着李嫂子的样子,厚着脸皮放低姿态去和崔家相交,面子又不值什么钱,得到的回报却是实打实的。
等到闺女到了年岁出嫁,说不得还能因为师从崔家的缘故抬高些身价,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她赞同蒟蒻收徒的原因是想她能多几个可以托付真心徒弟的同时能找到活着的另一种价值,而不是为了做慈善。
崔清漪觉得自己的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冷的,只要不是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她实在懒得多费心神。
等着初五一过,闲不住的蒟蒻又开始拿起了针线,准备给自己和崔清漪一人做一身春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