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三年后 (第2/3页)
,还会赚银子带孩子,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
之前暗戳戳嘲笑东平乡主守着偌大的产业,拼了命怀了两个却没生出一个带把的的人,看着乡主府宾客盈门,瞧着老百姓吃着流水席对乡主府百般恭维的模样咬碎了牙也没办法。
三年后
三月初九
东平县一早便将城门打开,今日这里有盛事发生。
三年时间,东平乡主依旧是这个小县城的话题人物,不,应该说东平乡主在整个大晋都是话题人物。
如果说周砚修周大人一力促成东平县的洋人互市,吸引了大晋众多客商来往交易,将东平县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偏远县城变成了全大晋都排的上号的富裕县城,那么东平县接下来三年的兴旺,离不开东平乡主的各种手腕。
这些事儿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第一件随着客商将芦花白带到大晋的各个角落,更多的人看到商机将目光对准东平县,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往来,东平乡主看准机会以芦花镇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商贸集市。
来到这里的人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可不止芦花白。
拓印着芦花镇三个字的酒种类繁多,白酒,葡萄酒,啤酒,甜酒,果酒应有尽有。有些第一次来的客商光是在酒类一条街每样都尝一点就没能站着走出去。
这里的醋同样有名,最受客商欢迎的当属果蔬酿制的果醋,这种醋酸中带着果蔬的清甜,用这种醋佐餐据说有养颜瘦身的效果,颇受贵族小姐夫人们的喜爱。
提到醋就不得不提芦花镇的酱油,风味更是一绝,咱们且略过不提。
客商们之所以蜂拥而至,是因为芦花镇的货物之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找不到的。
小到寻常百姓家常使的针头线脑,铁锨锄头,米面粮油,大到皮毛摆件,家宅家具应有尽有。
大晋如今各地都有给芦花镇供货的货商,比如芦花镇的皮货就是北地的皮货商供货,米粮都是产粮大区争相供应。
当然崔清漪的供货商可不是一成不变的,货商如果在供货的过程中一旦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