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煤球与煤球炉 (第1/3页)
贺夫人的声音幽幽传来:“岳武穆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为什么不说武官不爱钱?因为大部分武将提着脑袋,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为朝廷打仗,不可能细究。”
“一般来说,朝廷给一个差不多的军费,只要能打赢了。纵然贪一些,只要不贪将士的军饷,朝廷也是默认的。”
“只有打了败仗,才会让三法司,细细查账。”
贺重安此刻才想起,秦守忠说,武宁侯府,出兵放马,赚得钱海里去了。恐怕不仅仅是战利品,还有军费结余。
“西海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贺夫人叹息一声,说道:“十几年前,朝廷偏师攻下西海,当时攻西海的将帅是狠狠从西海捞了一笔。赚得盆满钵满。这朝野上下都知道,把人家的金塔都扒干净了。朝廷拟西海军费的时候,自然觉得西海富庶,给了两万兵额,除却云南年协饷二十万。其他本地赋税支撑。”
“问题是西海年年叛乱。哪里能收上来赋税,上奏加军费,朝廷一直不准。他们觉得,西海是能捞到油水的地方。贺家在西海吃饱了,还想额外要军费。太不像话了。”
“却不知道,西海的局面,如果不捞钱,安抚百姓,尚且能维持局面。一旦捞钱,明初安南,就是前车之鉴。”
永乐年间打下安南,不久是因为很多太监在安南大捞特捞,让安南降而复叛。
现在的西海就是当初的安南,安南好歹有内附的历史,缅甸却从来没有被中原直接管辖,更难安定。如果与民休息,安抚百姓,或可长治久安,但将帅贪婪。一心捞钱,局面一定崩坏。
“然而,我贺家不捞钱,总不能让下面将领千里迢迢来西海当圣人吧?”
“再加上,一次又一次叛乱,大战不多,小战不断,每一次战后求奏销军费。户部都往少地压。觉得才斩首几十上百。根本不算什么。”
“却不知道军队长期处于战事,要维系军心士气,是要花钱的。”
“朝廷钱给不足,又拖延。”
“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掏钱,比如怀表,这东西军费是一定不会报的。”
“总之,西海不贴补,恐怕就要打败仗了。”贺夫人忍不住叹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