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四章-溺亡者 (第2/3页)
变化完全符合流体静力学中,物体在不同水深下所受到的压力分布特征。
更让他心惊的是,死者的皮肤褶皱呈现出一种长期泡水后才会有的“湿胀”特征,但当他的指尖触碰上去时,却只有尸体特有的冰冷和干燥,没有任何水分接触的证据。
仿佛她是在一个无形的、只针对她自己的水域中被溺死的。
沈默站起身,环顾着这间干燥得近乎反常的卧室。
他从勘查箱里取出一包高吸湿性的蓝色硅胶粉末,像播种一般,均匀地撒在地板上,尤其是在床与门口之间的区域。
在同事们不解的目光中,他静静地等待着。
一分钟,两分钟……就在众人以为这不过是徒劳之举时,异变发生了。
那些均匀铺开的蓝色粉末,靠近床脚的一片区域,边缘竟缓缓地浮现出一圈模糊但完整的脚印轮廓。
那轮廓的吸湿反应比周围更强,颜色变得更深,形状完整,走向清晰,从床边一直延伸到门口的方向。
就好像,在不久之前,曾有一个湿透的人,踩着一地“看不见的水”,从这里走过。
沈默立刻要求调取死者林婉清生前所有的社交记录和通讯信息。
在海量的数据中,一条线索引起了他的注意:死者的闺蜜赵婉,在过去一年里,曾至少五次在微信聊天中劝阻她“别再去那条河边了,太危险”。
一小时后,在市局的询问室里,赵婉显得紧张而悲伤。
她起初对警方的所有问题都含糊其辞,坚称林婉清只是偶尔喜欢去河边散心,并无任何异常。
沈默没有与她争辩,只是将一份死者日记的复印件推到她面前。
纸上,林婉清娟秀的字迹写着:“我又梦见他沉下去了,水好冷,这次我还是没能抓住他。”
看到这行字,赵婉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她捂着脸,终于坦白了一切。
林婉清的大学恋人陈浩,十年前因双方家庭的激烈反对,在一个暴雨夜,从老城河的桥上纵身跃下,再也没有上来。
从那以后,林婉清就变了。
每年,只要是雨夜,她都会独自一人去河畔,坐在当年陈浩跳下去的地方,一直坐到天明。
去年夏天,又是一个暴雨夜。
林婉清在河边的浅滩里,意外地捞起了一块被水流冲刷断裂的石碑。
石碑材质很旧,上面模糊地刻着两个字:“林·陈”。
她觉得这是陈浩给她的回应,便偷偷将这块断碑带回了家,藏在了卧室梳妆台的暗格里。
“从那以后,她就总说些奇怪的话。”赵婉哽咽着,声音颤抖,“她说,有一次她抱着那块石头睡觉,半夜醒来,感觉河水突然变暖了,就像……就像是他在抱着她。”
沈默立刻带着苏晚萤,驱车前往那条承载着悲剧的老城河。
河水浑浊而缓慢,两岸是经年累月的冲刷痕迹。
苏晚萤在河岸的石缝中仔细采集着苔藓样本,用于比对死者肺部的藻类。
就在这时,一个撑着乌篷船的老渔夫,默默地划着小船靠近了岸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