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听不到的哭声 (第1/3页)
市档案馆的旧木楼在晨光里泛着茶褐色,苏晚萤抱着硬纸箱穿过走廊时,鞋底在打蜡的地板上发出细碎的吱呀声。
她今天特意穿了亚麻白衬衫,袖口用蓝布带系着——处理古籍最怕汗液侵蚀,这是她跟老馆员学的规矩。
纸箱最上层是那本民国《葬经》,暗红扉页在翻动时飘下几星碎屑,像干涸的血痂。
苏晚萤刚要取手套,指尖突然被什么硌了一下。
她低头,见最底下压着本灰皮旧书,书脊磨得发亮,标题《初级手语教程》几个字几乎褪成了白。
“这批次捐赠清单里没登记这本。“她翻到版权页,1998年印刷,出版社是“启音聋哑学校“。
纸张带着潮湿的霉味,可当她翻开第一页时,后颈突然窜起一股凉意——书页边缘有细密的划痕,像是指甲反复摩挲留下的,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虹彩。
苏晚萤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
她听见了。
不是耳朵听见,是某种更古老的感官:太阳穴突突跳动,像有无数细针在敲击听觉神经。
那些划痕在她视网膜上跳动,渐渐连成线条——是手语。“安静“,“认真“,“老师在看你“。
“小苏?“隔壁办公室的老张探头,“需要帮忙搬......“
话音未落,苏晚萤手中的书“啪“地掉在地上。
她踉跄着扶住桌角,指甲在木纹里抠出月牙印。
纸箱倾倒,《葬经》砸在脚边,而她的视线死死锁着那本手语教程——书页正在自动翻页,从第一章到最后一页,速度越来越快,直到“咔“地停在夹着干枯银杏叶的那页。
银杏叶背面有行钢笔字:“小棠今天学会'谢谢'了,她的手像蝴蝶。“
苏晚萤的膝盖一软。
黑暗涌上来前,她最后摸到的是那本书的书脊,粗糙的触感像极了小棠——三年前在特教中心遇见的聋哑女孩,总爱用手语说“姐姐的手好暖“。
“患者脑电波显示听觉皮层持续高频放电,但外耳道没有任何物理刺激。“值班医生摘下眼镜,“这种情况......我从业二十年没见过。“
沈默站在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