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章 鸭池河阻击战 (第3/3页)
宗命令下达,滇军和中央军组成的联合部队,开始向鸭池河岸边靠近。
与此同时,这次滇军和中央军带来的火炮,也开始咆哮起来,对准河对岸的红军阵地展开猛烈轰击。
不得不说,这次他们倒是下血本,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在红军阵地上倾泻了上百颗炮弹。
好在之前的训练之中,龙文成就让手下的士兵们,在挖掘壕沟的时候必须挖掘出可以用于防炮的猫耳洞。
这种掩体最早应该是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关家垴战斗之中,就曾经使用这种掩体对付八路军。
这场战斗也是《亮剑》中,八路军围攻山崎大队的原型。
当时八路军吃了很大的亏,对这种掩体进行逆向研究,将这种掩体的使用进行了完善和扩展。
往后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甚至是中越战争期间,这种掩体都被广泛使用。
对面滇军和中央军的火炮,也基本都是小口径,以迫击炮为主,滇军倒是有几门从法国进口的山炮。
不过总体的打击效果一般,对于三团和四团的防御阵地,造成的杀伤有限。
田立心拿着望远镜,从沙袋堆叠出的观察孔中,看着鸭池河对岸。
对岸的滇军和中央军,已经使用大批的木筏开始渡河。
鸭池河只有五十多米宽,而且水流速度相对平缓,这些木筏熬夜足够完成渡河。
他们在木筏上方,堆叠起来沙袋,架设轻机枪,同时在对岸的高地上,也部署大量的轻重机枪阵地,持续压制着对岸红军防御阵地。
第一批进攻的部队,大概有两百多人,其主要目的应该还是火力试探,摸清楚对岸红军的火力部署,以及防御重点。
看到对面进攻人数不多,田立心和彭洪森这两个经验丰富的老红军,自然也看出敌人意图。
所以两人几乎同时命令,让侧翼的机枪阵地不必开火,保持隐蔽,只有部分正面的机枪火力开火射击。
后方,炮兵阵地,文颂拿着指挥镜,然后用铅笔快速地勾画着,他在标记地方机枪阵地的坐标。
完成标记之后,文颂立刻开始大喊起来,让手下的几门火炮调整射击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