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学三国 > 第三回 虎狼之辈 禽兽不如 第四回 乱世无好人

第三回 虎狼之辈 禽兽不如 第四回 乱世无好人

    第三回 虎狼之辈 禽兽不如 第四回 乱世无好人 (第3/3页)

自己的嘴很重要)。

    卓命葬于城外,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

    董卓带手下肆意妄为,残害百姓。

    越骑校尉伍孚愤恨不平,刺杀董卓失败,董卓自此出入常带甲士护卫(吃一堑,长一智)。

    二、刺杀失败

    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密书王允:商议除董卓之计。

    王允无计可施,假借过生日之名,召集众人入席。

    席间,王允大哭,众人皆哭(人云亦云者,不堪大用),唯曹操大笑。

    允避席问曹操计策(机密要事,重在保密),曹操假意接近董卓,取得卓信任,有机会刺杀董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曹操向王允要了七星宝刀,藏好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

    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做事有始有终,方能有成)。

    曹操见董卓,谎称操马不好以致迟到,董卓令吕布为曹操挑马,布领令而出(在其位谋其政,越俎代庖,不智)。

    曹操想趁机杀掉董卓,被董卓发现,同时吕布回来。

    操遂谎称献刀(随机应变,紧急处置之理),董卓收下宝刀,引曹操看马。

    曹操借试马之机,逃出京城(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曹操走后,吕布、董卓对曹操有所怀疑。

    李儒得知后,想出验证之法:派人召回曹操,如操无疑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试探,探其真意的通用办法)。

    得知曹操逃跑后,卓遂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三、福祸相依

    曹操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并被县令认出,将操下狱。

    把关军士赐以酒食而去(有功必赏,方可服众),县令深夜审问曹操,得知曹操决心除掉董卓后,其亲自释放曹操,并拜曹操。

    曹操亦拜(人才、恩人,理当敬之),问县令姓名(询问姓名,认识之始)。

    县令如实相告: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子,皆在东郡。

    宫感曹操忠义,愿弃一官,从曹操而逃(坦诚相待,深交之始)。

    操甚喜,是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穷家富路,出门在外,不可过分惜财。乔装改扮,逃亡之基),乘马投故乡来。

    行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

    四、一失足成千古恨

    操介绍亲朋吕伯奢所在(在家靠亲戚,出外靠朋友,人缘乃寻求帮助之敲门砖),吕伯奢准备热情款待曹操、陈宫,出门买酒。

    吕伯奢家中准备杀猪款待,曹操偷听数语(非常时期,小心为上),误以为吕伯奢家人要谋害自己。

    遂与陈宫将家人全部杀害(动手之前必有实证,方可),当得知是误会时,为时已晚。

    曹操和陈宫离开时,碰到吕伯奢,曹操亦将吕伯奢杀死。

    陈宫问曹操原因,曹操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真小人胜过伪君子,真小人敬而远之,伪君子防之如毒)。”

    陈宫对曹操人品大为失望,想趁操睡着杀之。

    预知曹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