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英雄较量 小丑显眼 (第1/3页)
一、准备开战
陈登向刘备献计:写书遣人到袁绍处求救(借力打力,自保良方)。
刘备苦于与绍未通往来,又新破绍之弟,怕绍不肯救。
登举荐:郑康成先生与袁绍三世通家,得康成一书致绍,绍必来相助,此人乃刘备平日所折节敬礼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而不用,痴也)。
郑康成名玄,好学多才,尝受业于马融,融赞叹:得融学之秘者,惟郑玄一人耳!
桓帝朝,玄官至尚书,后因十常侍之乱,弃官归田,居于徐州(生逢乱世,洁身自好者,当敬之)。
刘备在涿郡时,已曾师事之,及为徐州牧,时时造庐请教,敬礼特甚。
刘备同陈登亲至郑玄家中,求玄作书。
玄慨然依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然也),写书一封,付与刘备。
刘备便差孙乾星夜赍往袁绍处投递,绍览毕,聚文武官,商议兴兵伐曹操。
谋士田丰建议: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先礼后兵,不失礼法),乃表称曹操隔绍王路,然后起兵。
谋士审配则建议:立即起兵。
谋士沮授同意田丰的建议。
谋士郭图建议:从郑尚书之言,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
四人争论未定,绍躇踌不决。
许攸、荀谌共同建议袁绍起兵,袁绍从其言(从善如流,平凡人的进取捷径),商议兴兵。
一面令孙乾回授郑玄,约刘备准备接应;一面派兵遣将,望黎阳进发。
分拨已定,郭图建议:数操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
绍从之,遂令书记陈琳草檄。
琳字孔璋,素有才名,灵帝时为主簿,因谏何进不听,复遭董卓之乱,避难冀州,绍用为记室。
当下领命草檄,援笔立就。
绍览檄大喜,即命使将此檄遍行州郡,并于各处关津隘口张挂。
二、只打雷不下雨
檄文传至许都,曹操方患头风,操见此檄,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
曹操得知是陈琳之笔,笑陈琳文事虽佳,袁绍武略之不足!
聚众谋士商议迎敌,孔融闻之,劝曹操与袁绍只可和。
荀彧分析: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