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学三国 > 第六十三回 巧用预警 智取为上

第六十三回 巧用预警 智取为上

    第六十三回 巧用预警 智取为上 (第3/3页)

    张飞欣然领诺,上马而去,所到之处,但降者秋毫无犯。

    径取汉川路,前至巴郡。

    细作回报:巴郡太守严颜,乃蜀中名将,年纪虽高,精力未衰,善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据住城郭,不竖降旗。

    张飞教离城十里下寨,差人入城去说降。

    严颜在巴郡,闻刘璋差法正请刘备入川,拊心而叹: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后闻刘备据住涪关,大怒,屡欲提兵往战,又恐这条路上有兵来。

    闻知张飞兵到,便点起本部五六千人马,准备迎敌。

    或(有的人)献计:张飞在当阳长坂,一声喝退曹兵百万之众,曹操亦闻风而避之,不

    可轻敌。今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不出。飞军无粮,不过一月,自然退去(远来强敌,避免硬碰硬,使之无处着力,熬之,不战自胜也!)。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专要鞭挞士卒;如不与战,必怒;怒则必以暴厉之气待其军士:军心一变,乘势击之,张飞可擒也。

    严颜从其言,教军士尽数上城守护。

    一军士告说是张飞差来的,把张飞言语依直便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对骂之人无使者之资!)。

    严颜大怒,唤武士把军人割下耳鼻,却放回寨(自作孽,不可活!)。

    军人回见张飞,哭告严颜如此毁骂。

    张飞大怒,咬牙睁目,披挂上马,引数百骑来巴郡城下搦战。

    城上众军百般痛骂,张飞性急,几番杀到吊桥,要过护城河,又被乱箭射回。

    三日以来,张飞引军沿城叫骂,均无战果。

    张飞自乘马登出,下视城中。

    见军士尽皆披挂,分列队伍,伏在城中,只是不出;又见民夫来来往往,搬砖运石,相助守城。

    张飞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他出敌,并无动静。

    又骂了一日,依旧空回。

    张飞猛然思得一计,教众军不要前去搦战,都结束了在寨中等候;却只教三五十个军士,直去城下叫骂。

    引严颜军出来,便与厮杀。

    小军连骂了三日,全然不出。

    张飞又生一计,传令教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不来搦战。

    严颜在城中,连日不见张飞动静,心中疑惑,着十数个小军,扮作张飞砍柴的军,潜地出城,杂在军内,入山中探听。

    当日诸军回寨,帐前三四个人道:这几日打探得一条小路,可以偷过巴郡。

    张飞故意大叫:既有这个去处,何不早来说?

    众应言:这几日却才哨探得出。

    张飞言:只今二更造饭,趁三更明月,拔寨都起,人衔枚,马去铃,悄悄而行。飞自前面开路,大军依次而行。

    传了令便满寨告报,探细的军听得这个消息,尽回城中来,报与严颜。

    颜大喜,教军士准备赴敌,二更造饭,三更出城,伏于树木丛杂去处,只等张飞过咽喉小路去了,车仗来时,一齐杀出。

    约三更后,遥望见张飞亲自在前,横矛纵马,悄悄引军前进。

    去不得三四里,背后车仗人马、陆续进发。

    严颜看得分晓,一齐擂鼓,四下伏兵尽起。

    正来抢夺车仗、背后一声锣响,张飞领军掩到,四下里锣声大震,众军杀来。

    严颜见了张飞,举手无措,交马战不十合,扯住严颜勒甲绦,生擒过来,掷于地下;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

    先过去的是假张飞(替身,古来有之!),川兵大半弃甲倒戈而降。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

    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

    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飞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

    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飞等无义,侵颜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飞大怒,喝左右斩来。

    严颜喝言: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死则死矣,何须多言?)

    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颜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言: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飞素知严颜乃豪杰之士也。

    严颜感飞恩义(何来恩义?),乃降。

    张飞请问入川之计,严颜表示愿意助张飞径取成都。(从一而终,如此之难乎?)

    未知其计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