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小聪明大智慧 配合妙无双 (第2/3页)
。
忠大喜,遂令陈式引军一千,出山口列阵。
夏侯尚兵至,遂与交锋,不数合,尚诈败而走。
式赶去,行到半路,被两山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不能前进。
正欲回时,背后夏侯渊引兵突出,陈式不能抵当,被夏侯渊生擒回寨。
有败军逃得性命,回报黄忠,说陈式被擒。
忠慌与法正商议,正献计: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
忠用正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愿效死战。
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
渊闻之,欲出战。
张郃言: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将计就计,方不失看破对方计策之先机!),战则有失。
渊不从,令夏侯尚引数千兵出战,直到黄忠寨前。
忠上马提刀出迎,与夏侯尚交马,只一合,生擒夏侯尚归寨,余皆败走,回报夏侯渊。
渊急使人到黄忠寨,言愿将陈式来换夏侯尚,忠约定来日阵前相换,次日,两军皆到山谷阔处,布成阵势。
黄忠带着夏侯尚,夏侯渊带着陈式,一声鼓响,陈式、夏侯尚各望本阵奔回。
夏侯尚比及到阵门时,被黄忠一箭,射中后心,尚带箭而回,渊大怒,骤马径取黄忠。
两将交马,战到二十余合,曹营内忽然鸣金收兵,渊慌拨马而回,被忠乘势杀了一阵。
渊回阵问押阵官:为何鸣金?
答:押阵官见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数处,恐是伏兵,故急招渊回。
渊信押阵官说,遂坚守不出。
五、文武配合 得大胜
黄忠逼到定军山下,法正言:定军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忠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
忠仰见山头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马,是夜二更,忠引军士鸣金击鼓,直杀上山顶。
此山有夏侯渊部将杜袭守把,止有数百余人,当时见黄忠大队拥上,只得弃山而走。
忠得了山顶,正与定军山相对。
法正言:忠可守在半山,正居山顶(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待夏侯渊兵至,正举白旗为号,忠却按兵勿动;待渊倦怠无备,正却举起红旗,忠便下山击之:以逸待劳,必当取胜。
忠大喜,从正计。
杜袭引军逃回,见夏侯渊,说黄忠夺了对山。
渊大怒言:黄忠占了对山,不容渊不出战。
张郃谏言:此乃法正之谋也,不可出战,只宜坚守。
渊不听,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
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
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人有三衰六旺,运有高低起跌)。
黄忠斩了夏侯渊,曹兵大溃,各自逃生。
黄忠乘势去夺定军山,张郃领兵来迎,忠与陈式两下夹攻,混杀一阵,张郃败走。
常山赵子龙领一彪人马,当住去路,张郃大惊,引败军夺路望定军山而走。
杜袭言:今定军山已被刘封、孟达夺了。郃大惊,遂与杜袭引败兵到汉水扎营;一面令人飞报曹操。
六、武将相惜 配合妙
操闻渊死,方悟管辂所言:“三八纵横”,乃建安二十四年也,“黄猪遇虎”,乃岁在己亥正月也;“定军之南”,乃定军山之南也;“伤折一股”,乃渊与操有兄弟之亲情也。
操令人寻管辂时,不知何处去了(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操深恨黄忠,遂亲统大军,来定军山与夏侯渊报仇,令徐晃作先锋。
行到汉水,张郃、杜袭接着曹操,二将言:今定军山已失,可将米仓山粮草移于北山寨中屯积,然后进兵。
曹操依允。
黄忠斩了夏侯渊首级,来葭萌关上见刘备献功,刘备大喜,加忠为征西大将军,设宴庆贺。
牙将张著来报言:曹操自领大军二十万,来与夏侯渊报仇,目今郃在米仓山搬运粮草,移于汉水北山脚下。
诸葛亮献计:得一人深入操境,烧操粮草,夺操辎重,则操之锐气挫矣。
黄忠表示:愿当此任。
诸葛亮言:操非夏侯渊之比,不可轻敌。
刘备言:若斩得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也。忠奋然言:忠愿往斩之。
诸葛亮言:忠可与赵子龙同领一枝兵去;凡事计议而行,看谁立功。(有令二人争功之
嫌否?)
忠应允便行,诸葛亮就令张著为副将同去。
云问忠:当用何策?
忠、云均要先去,云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