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经典套路 虎威仍在 (第3/3页)
四更方才火灭。
关羽入城,召傅士仁、糜芳责之:如此误事,要芳二人何用?叱令斩之。
费诗告言:未曾出师,先斩大将,于军不利,可暂免其罪。
关羽怒气不息,叱二人:关羽不看费司马之面,必斩芳二人之首!乃唤武士各杖四十,摘去先锋印绶,罚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且言:若关羽得胜回来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罚!(把后背交给仇人,等着背后挨刀即可!)
二人满面羞惭,喏喏而去。
关羽令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自总中军,马良、伊籍为参谋,一同征进。
胡华之子胡班到荆州来投降关公;公念华旧日相救之情,令随费诗入川,见汉
中王受爵。
费诗辞别关公,带了胡班,自回蜀中去了。
关公是日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关羽之足。
关羽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
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唤关平至,以梦告之。
平对言: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
关羽聚多官于帐下,告以梦兆,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众论不一。
关羽言:关羽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真不畏死乎?)
蜀使至,传汉中王旨,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关羽受命讫,众官拜贺言:此足见猪龙之瑞也。
关羽坦然不疑,遂起兵奔襄阳大路而来。
四、虎威对鼠胆
曹仁正在城中,忽报关羽自领兵来。
仁大惊,欲坚守不出,副将翟元言:今关羽自来,是送死也,何故避之!
参谋满宠谏言:不如坚守,乃为上策。
骁将夏侯存言:此书生之言耳。曹仁从存言,令满宠守樊城,自领兵来迎关羽。
关羽知曹兵来,唤关平、廖化二将,受计而往。
夏侯存、翟元一齐出迎,荆州兵又败,又追杀二十余里。
忽听得背后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曹仁急命前军速回,背后关平、廖化杀来,曹兵大乱。
曹仁知是中计,先掣一军飞奔襄阳;离城数里,关羽勒马横刀,拦住去路。
曹仁胆战心惊,不敢交锋,望襄阳斜路而走,关羽不赶。
夏侯存军至,与关羽交锋,只一合,被关羽砍死,翟元便走,被关平赶上,一刀斩之。
乘势追杀,曹兵大半死于襄江之中。
曹仁退守樊城,关羽得了襄阳,赏军抚民。
随军司马王甫言: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
关羽言: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羽当亲往击之。
王甫言: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
关羽言:关羽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虑焉?
甫言: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城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
关羽自认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令甫只与关羽筑烽火台去。
王甫怏怏拜辞而行,关羽令关平准备船只渡襄江,攻打樊城。
曹仁折了二将,退守樊城,谓满宠言:兵败将亡,失却襄阳,如之奈何?
宠言:关羽虎将,不可轻敌,只宜坚守。
正言间,人报关羽渡江而来,攻打樊城,仁大惊,宠言:只宜坚守。
部将吕常请兵数千,愿当来军于襄江之内。
宠谏言:不可。吕常怒言:今关羽军半渡襄江,何不击之?
仁即与兵二千,令吕常出樊城迎战。
吕常来至江口,关羽横刀出马,吕常却欲来迎,后面众军见关羽神威凛凛,不战先走(军人耶?),吕常喝止不住(无能之将!)。
关羽混杀过来,曹兵大败,马步军折其大半,残败军奔入樊城。
曹仁急差人求救,使命星夜至长安,将书呈上曹操,言:关羽破了襄阳,现围樊城甚急,望拨大将前来救援。
曹操指于禁解樊城之围,禁求一将作先锋,领兵同去。
操又问众人:谁敢作先锋?一人奋然出,操观之大喜。
未知此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