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灭 (第3/3页)
久也。(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
操大喜,从懿计,遂召吴使入,呈上木匣,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
操笑言:关羽公别来无恙!言未讫,关公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操惊倒。
众官急救,良久方醒,顾谓众官言:关羽真天神也!
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吴使与吴有仇耶!自爆其短,所为何事?)。
操愈加恐惧,遂设牲醴祭祀,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南门外,令大小官员送殡,操自拜祭,赠为荆王,差官守墓;即遣吴使回江东去讫。
四、大喜大悲
汉中王自东川回成都,法正奏言:王先夫人去世;孙夫人又南归,未必再来。人伦之道,不可废也,必纳王妃,以襄内政。
汉中王从之,法正复奏言:吴懿有一妹,美而且贤。尝闻有相者,相此女后必大贵。先曾许刘焉之子刘瑁,瑁早夭。其女至今寡居,备可纳之为妃。(“三国”中果无亲情,婚娶皆从利益!)
汉中王言:刘瑁与备同宗,于理不可。法正言:论其亲疏,何异晋文之与怀嬴乎?(秦穆公之女,先嫁与晋怀公,故称怀嬴,后来改嫁文公,并帮文公取得大位!)
汉中王乃依允,遂纳吴氏为王妃,后生二子:长刘永,字公寿;次刘理,字奉孝。
东西两川,民安国富,田禾大成。
有人自荆州来,言东吴求婚于关公,关公力拒之(此等消息竟是传言而来,怪哉!)。
诸葛亮言:荆州危矣!可使人替关公回。正商议间,荆州捷报使命,络绎而至。
不一日,关兴到,具言水淹七军之事,又报马到来,报说关公于江边多设墩台,提防甚密,万无一失。因此刘备放心。
刘备自觉浑身肉颤,行坐不安;至夜,不能宁睡,起坐内室,秉烛看书,觉神
思昏迷,伏几而卧;就室中起一阵冷风,灯灭复明,抬头见一人立于灯下。
刘备问:何人,至备内室?刘备疑怪,自起视之,乃是关公,于灯影下往来躲避。
刘备问:因何回避?关公泣告:愿备起兵,以雪羽恨!言讫,冷风骤起,关公不见。
刘备忽然惊觉,乃是一梦,刘备大疑,使人请诸葛亮来。
诸葛亮入见,刘备细言梦警。诸葛亮言:此乃刘备心思关公,故有此梦。何必多疑?
刘备再三疑虑,诸葛亮以善言解之。
诸葛亮辞出,至中门外,迎见许靖。靖言:靖才赴军师府下报一机密,听知军师入宫,特来至此。
诸葛亮问:有何机密?靖言:靖适闻外人传说,东吴吕蒙已袭荆州,关公已遇害!故特来密报军师。
诸葛亮言:亮夜观天象,见将星落于荆楚之地,已知关羽必然被祸,但恐刘备忧虑,故未敢言(传言:关羽就是诸葛亮害死的,因为三顾茅庐之时关羽瞧不起诸葛亮。根据关羽的性格,诸葛亮早就料定关羽留守荆州必与东吴决裂,但仍然让关羽留在荆州送死!)。
二人正说之间,刘备扯住诸葛亮衣袖而言:如此凶信,亮何瞒备!
诸葛亮、许靖奏言:适来所言,皆传闻之事,未足深信,愿刘备宽怀,勿生忧虑。
刘备言:羽若有失,备岂能独生耶!
诸葛亮、许靖正劝解之间,忽近侍奏言:马良、伊籍至。
刘备急召入问之,二人具说荆州已失,关公兵败求救,呈上表章。
未及拆观,侍臣又奏荆州廖化至。
刘备急召入,化哭拜于地,细奏刘封、孟达不发救兵之事。
刘备大惊言:若如此,备弟休矣!
诸葛亮言:刘封、孟达如此无礼,罪不容诛!刘备宽心,亮亲提一旅之师,去救荆襄之急。
刘备泣言:关羽有失,备断不独生!备来日自提一军去救关羽!遂一面差人赴阆中报知翼德,一面差人会集人马。
未及天明,一连数次,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
刘备听罢,大叫一声,昏绝于地。
未知刘备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