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学三国 > 第七十八回 命运饶过谁

第七十八回 命运饶过谁

    第七十八回 命运饶过谁 (第3/3页)



    诩言:禄马(禄马犹禄命,古代中国相术术语。意谓人生禄食命运,随乘天马运行,均有定数。),吉兆也。禄马归于曹,操何必疑乎?

    操因此不疑。

    是夜,操卧寝室,至三更,觉头目昏眩,乃起,伏几而卧。

    忽闻殿中声如裂帛,操惊视之,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浑身血污,立于愁云之内,隐隐闻索命之声。

    操惊倒于地,近侍救出,迁于别宫养病。

    次夜,又闻殿外男女哭声不绝,至晓,操召群臣入言:操在戎马之中,三十余年,未尝信怪异之事。今日为何如此?(果真不信,何来此问?)

    群臣奏言:当命道士设醮修禳。操叹言:圣人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操天命已尽,安可救乎?遂不允设醮。

    次日,觉气冲上焦,目不见物,急召夏侯惇商议。

    惇至殿门前,忽见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伏完、董承等,立在阴云之中。惇大惊昏倒,左右扶出,自此得病。

    操召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等,同至卧榻前,嘱以后事。

    曹洪等顿首言:操善保玉体,不日定当霍然。

    操言:操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操今病危,不能再与群臣相叙,特以家事相托。操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操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操业。群臣宜辅佐之。

    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

    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言:操死之后,侍妾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但凡大人物遗嘱,多以国家大事、平生之志为念。操以家事嘱之,真性情也!)

    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

    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操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传言:曹操特设“摸金校尉”官职,专行盗墓之事,因此后人将操视为盗墓之祖!另有传言:春秋战国时期,有自称“阴兵”者,实为早期专业盗墓之军队,借墓道行军,因此“神出鬼没”!盗墓之祖应早于曹操,但官方为盗墓特设官职者,当从操始!)。

    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

    寿六十六岁,时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也。

    五、嗣位风波

    曹操身亡,文武百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

    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入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来,曹丕闻知父丧,放声痛哭,率大小官员出城十里,伏道迎榇入城,停于偏殿。

    官僚挂孝,聚哭于殿上,中庶子司马孚挺身而出言:请世子息哀,且议大事。

    孚言:操既薨,天下震动;当早立嗣王,以安众心。何但哭泣耶?(权力真空,危若累卵!)

    群臣言:世子宣嗣位,但未得天子诏命,岂可造次而行?

    兵部尚书陈矫言:操薨于外,爱子私立,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遂拔剑割下袍袖,厉声言:即今日便请世子嗣位,众官有异议者,以此袍为例!

    百官悚惧(武力威逼,一时之勇!)。

    华歆自许昌飞马而至,须臾华歆入,众问其来意,歆言:今魏王薨逝,天下震动,何不早请世子嗣位?

    众官言:正因不及候诏命,方议欲以王后卞氏慈旨立世子为王。歆言:歆已于汉帝处索得诏命在此。

    众皆踊跃称贺,歆于怀中取出诏命开读。

    华歆谄事魏,故草此诏,威逼献帝降之(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帝只得听从,故下诏即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

    丕即日登位,受大小官僚拜舞起居。

    正宴会庆贺间,报鄢陵侯曹彰,自长安领十万大军来到(传言:曹操死得仓促,并未留下传位文书,但传令曹彰领兵来见。曹彰未到,曹操已死。有人猜测,操临终改变主意打算改立曹植,但曹丕势力太盛,因此令曹彰领兵来见。后曹彰欲与曹植联手争位,曹植不肯,曹彰方才罢手。曹操之死有了曹丕谋害说;曹彰死得蹊跷,曹丕又有了弑弟说;曹丕逼曹植作“七步诗”,世人皆知,后因曹植曾放弃争位,所以曹植未被杀害。)。

    丕大惊,遂问群臣:黄须小弟今提兵远来,必与丕争王位也,如之奈何?

    阶下一人应声出言:其请往见鄢陵侯,以片言折之。众皆言:非大夫莫能解此祸也。

    未知此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