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孟获终服 (第2/3页)
,乘风而出,张牙舞爪,冲将过来(传言:蚩尤与黄帝对战时,也是飞沙走石,昏天黑地,辨别不清方向。因此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才将其大败!)。
蜀兵往后便退,蛮兵随后追杀,直赶到三江界路方回。
赵云、魏延收聚败兵,来诸葛亮帐前请罪,细说此事。
诸葛亮笑言:非云二人之罪。亮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随军有二十辆车,俱封记在此(手下之人当小白鼠,真的好吗?)。今日且用一半;留下一半,后有别用。
令左右取了十辆红油柜车到帐下,留十辆黑油柜车在后。
诸葛亮将柜打开,皆是木刻彩画巨兽,俱用五色绒线为毛衣,钢铁为牙爪,一个可骑坐十人。
诸葛亮选了精壮军士一千余人,领了一百,口内装烟火之物,藏在军中,次日,诸葛亮驱兵大进,布于洞口。
蛮兵探知,入洞报与蛮王,木鹿大王自谓无敌,即与孟获引洞兵而出。
诸葛亮纶巾羽扇,身衣道袍,端坐于车上,孟获指言:车上坐的便是诸葛亮!若擒住亮,大事定矣!
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摇蒂钟,顷刻之间,狂风大作,猛兽突出。
诸葛亮将羽扇一摇,其风便回吹木鹿大王阵中去了,蜀阵中假兽拥出(传言:兰陵王因长相俊美担心在战场上无威慑力,所以带着面具上战场。日本人非常推崇兰陵王,其带面具的铠甲一方面是受兰陵王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画成鬼怪有威吓敌人的作用。)。
蛮洞真兽见蜀阵巨兽口吐火焰(传言:所有生物皆畏火也,因为所有生物皆从海洋中来,内心深处便有畏火基因。),鼻出黑烟,身摇铜铃,张牙舞爪而来,诸恶兽不敢前进,皆奔回蛮洞,反将蛮兵冲倒无数。
诸葛亮驱兵大进,鼓角齐鸣,往前追杀,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洞内孟获宗党,皆弃宫阙,扒山越岭而走。
诸葛亮大军占了银坑洞,次日,诸葛亮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报:蛮王孟获妻弟带来洞主,因劝孟获归降,获不从,今将孟获并祝融夫人及宗党数百余人尽皆擒来,献与亮。(故技重施!获弟献宝之事,记否?)
诸葛亮听知,即唤张嶷、马忠,分付如此如此,二将受了计,引二千精壮兵,伏于两廊。
诸葛亮即令守门将,俱放进来,带来洞主引刀斧手解孟获等数百人,拜于殿下。
诸葛亮大喝:与亮擒下!两廊壮兵齐出,二人捉一人,尽被执缚。
诸葛亮大笑言:获见二次俱是本洞人擒获来降,亮不加害;获只道亮深信,故来诈降,欲就洞中杀亮!
喝令武士搜获等身畔,果然各带利刀(证据确凿,方可堵悠悠众口!)。
诸葛亮问孟获:获原说在获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获言:此是获等自来送死,非亮之能也,获心未服。
诸葛亮问:亮擒住六番,尚然不服,欲待何时耶?获言:亮第七次擒住,获方倾心归服,誓不反矣。
诸葛亮言:巢穴已破,亮何虑哉!令武士尽去获缚,叱之言:这番擒住,再若支吾,必不轻恕!
孟获等抱头鼠窜而去。
二、七擒孟获
败残蛮兵有千余人,大半中伤而逃,正遇蛮王孟获,获收了败兵,心中稍喜,却与带来洞主商议:获今洞府已被蜀兵所占,今投何地安身?带来洞主言:止有一国可以破蜀。
获喜问:何处可去?带来洞主言: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
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传言:蚩尤铜头铁额,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以金属制造兵器。身为蚩尤后代有先祖遗风,甚是合理!)。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传言:古代马槊的槊杆便是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做出的槊杆比金属硬,比木弹性强,而且比金属轻,刚柔并济,两相碰撞可以发出金属撞击的声响,绝佳的冷兵器材料。),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今获可往求之,若得兀突骨相助,擒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
孟获大喜,遂投乌戈国,来见兀突骨,兀突骨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
孟获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言:起本洞之兵,与获报仇。获欣然拜谢。
兀突骨唤两个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往东北而来。
行至桃花水,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以毒攻毒!),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诸葛亮令蛮人哨探(以夷制夷!)孟获消息,回报: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现屯于桃花渡口,孟获又在各番聚集蛮兵,并力拒战。
诸葛亮听说,提兵大进,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见蛮兵,不类人形,甚是丑恶,又问土人,言说即日桃叶正落,水不可饮。
诸葛亮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次日,乌戈国主引一彪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
魏延引兵出迎,蛮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
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蜀兵尽皆败走,蛮兵不赶而回。
魏延复回,赶到桃花渡口,见蛮兵带甲渡水而去;内有困乏者,将甲脱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
魏延急回大寨,来禀诸葛亮,细言其事,诸葛亮请吕凯并土人问之。
凯言:素闻南蛮中有一乌戈国,无人伦者也,更有藤甲护身,急切难伤。又有桃叶恶水,本国人饮之,反添精神;别国人饮之即死:如此蛮方,纵使全胜,有何益焉?不如班师早回。
诸葛亮笑言:明日自有平蛮之策。令赵云助魏延守寨,且休轻出。
次日,诸葛亮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车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处,遍观地理,山险岭峻之处,车不能行,诸葛亮弃车步行。
望见一谷,形如长蛇,皆光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
诸葛亮问土人:此谷何名?土人答:此处名为盘蛇谷,出谷则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
诸葛亮大喜言:此乃天赐亮成功于此也!遂回旧路,上车归寨。
唤马岱分付:与岱黑油柜车十辆,须用竹竿千条,柜内之物,如此如此。可将本部兵去把住盘蛇谷两头,依法而行。与岱半月限,一切完备。至期如此施设,倘有走漏,定按军法。
马岱受计而去。
又唤赵云分付:云去盘蛇谷后,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备。
赵云受计而去。
又唤魏延分付:延可引本部兵去桃花渡口下寨,如蛮兵渡水来敌,延便弃了寨,望白旗处而走,限半个月内,须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亮。
魏延领命,心中不乐,怏怏而去(成大事者,不计一城一池之得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