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外援无望 “大患”重启 (第2/3页)
,无雪亦可用其它伪装也!);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止,并拥而来,自相践踏。
后兵急要回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军冲出,万弩齐发,背后姜维、马岱、张冀三路兵又杀到,铁车兵大乱。
越吉元帅往后面山谷中而逃,正逢关兴,交马只一合,砍死于马下,雅丹丞相早被马岱
活捉,解投大寨来,羌兵四散逃窜。
诸葛亮升帐,马岱押过雅丹来,诸葛亮叱武士去雅丹缚,赐酒压惊,用好言抚慰(人心
如此好服耶?)。雅丹深感亮德。
诸葛亮言:亮主乃大汉皇帝,今命亮讨贼,雅丹如何反助逆?亮今放雅丹回去,说与雅
丹主:蜀国与羌乃邻邦,永结盟好,勿听曹真之言。遂将所获羌兵及车马器械,尽给还雅丹,俱放回国,众皆拜谢而去。
诸葛亮引三军连夜投祁山大寨而来,命关兴、张苞引军先行,一面差人赍表奏报捷音。
二、“大患”复出
曹真连日望羌人消息,有伏路军来报说:蜀兵拔寨收拾起程。
郭淮大喜言:此因羌兵攻击,故尔退去。遂分两路追赶。
前面蜀兵乱走,魏兵随后追袭,先锋曹遵正赶之间,魏延一彪军闪出,拍马交锋,不三合,被魏延一刀斩于马下。
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赵云一彪军闪出,被云一枪刺死。
曹真、郭淮见西路先锋有失,欲收兵回,关兴、张苞两路兵杀出,围了曹真、郭淮,痛杀一阵。
曹、郭二人,引败兵冲路走脱,蜀兵全胜,直追到渭水,夺了魏寨。
曹真写本申朝,乞拨援兵(识时务者为俊杰!)。
魏主曹睿设朝,近臣奏言:大都督曹真,数败于蜀,折了两个先锋,羌兵又折了无数,其势甚急,今上表求救,请睿裁处。
睿大惊,急问退军之策,华歆奏言:须是睿御驾亲征,方可退也,不然,长安有失,关中危矣!(轻言“御驾亲征”者,当斩!)
太傅钟繇奏言:凡为将者,智过于人,则能制人。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繇以全家良贱,保举一人,可退蜀兵。未知圣意准否?
睿言:繇乃大老元臣,早召来与睿分忧。
钟繇奏言:向者,诸葛亮欲兴师犯境,但惧此人,故散流言,使睿疑而去之,方敢长驱大进。今若复用之,则亮自退矣。
睿问何人,繇言:骠骑大将军司马懿也。
睿叹言:此事睿亦悔之(上得了台,就得拉得下面儿!),今仲达现在何地?
繇言:近闻仲达在宛城闲住。睿即降诏,遣使持节,复司马懿官职,加为平西都督,就起南阳诸路军马,前赴长安。
睿御驾亲征,令司马懿克日到彼聚会,使命星夜望宛城去了。
三、“大患”亮相
诸葛亮自出师以来,累获全胜,心中甚喜,报镇守永安宫李严令子李丰来见。
诸葛亮只道东吴犯境,心甚惊疑,唤入帐中问之。
丰言:孟达今累差心腹人,持书来见丰父,教早晚代禀亮:欲起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军马,就彼举事,径取洛阳;亮取长安,两京大定矣。今丰引来人并累次书信呈上。
诸葛亮大喜,厚赏李丰等。
细作人报说:魏主曹睿,一面驾幸长安;一面诏司马懿复职,加为平西都督,起本处之兵,于长安聚会。
诸葛亮大惊。参军马谡问:量曹睿何足道!亮何故惊讶?
诸葛亮言:所患者惟司马懿一人而已,今孟达欲举大事,若遇司马懿,事必败矣,达非司马懿对手,必被所擒,孟达若死,中原不易得也。
马谡言:何不急修书,令孟达提防?诸葛亮从之,即修书令来人星夜回报孟达。
孟达在新城,专望心腹人回报。
心腹人到来,将诸葛亮回书呈上,孟达拆封视之。
书略:近得书,足知达忠义之心,不忘故旧,亮甚喜慰。若成大事,则达汉朝中兴第一功臣也。然极宜谨密,不可轻易托人。慎之!戒之!近闻曹睿复诏司马懿起宛、洛之兵,若闻达举事,必先至矣。须万全提备,勿视为等闲也。
孟达览毕,笑言:人言诸葛亮心多,今观此事可知矣。乃具回书,令心腹人来答诸葛亮。
诸葛亮唤入帐中,其人呈上回书,诸葛亮拆封视之。
书略:适承钧教,安敢少怠。窃谓司马懿之事,不必惧也:宛城离洛阳约八百里,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若司马懿闻达举事,须表奏魏主。往复一月间事(重大紧急事宜,岂可依常理!),达城池已固,诸将与三军皆在深险之地。司马懿即来,达何惧哉?亮宽怀,惟听捷报!
诸葛亮看毕,掷书于地而顿足言:孟达必死于司马懿之手矣!
马谡问:亮何谓也?
诸葛亮言: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岂容料在一月之期?曹睿既委任司马懿,逢寇即除,何待奏闻?若知孟达反,不须十日,兵必到矣,安能措手耶?众将皆服。
诸葛亮急令来人回报言:若未举事,切莫教同事者知之,知则必败。其人拜辞,归新城去了。
司马懿在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