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回 人谋事 天不成 (第3/3页)
事之烦简若何?
使者言: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传言:诸葛亮不懂得放权,事事过问,以致活活累死!)。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民以食为天!难怪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问!传言:项羽选拔兵士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饭量——只有吃得多,力气才大。)
懿顾谓诸将言:诸葛亮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诸葛亮,具言: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亮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使者如此应对,懿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
诸葛亮叹言:懿深知亮也!(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敌人!)
主簿杨顒谏言:颙见亮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亮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金玉良言!)
诸葛亮泣言:亮非不知,但受备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亮尽心也!(一生只为他人而活耶!)
众皆垂泪,自此诸葛亮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
魏将皆知诸葛亮以巾帼女衣辱司马懿,懿受之不战。
众将不忿,入帐告言:众将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雄。懿言:懿非不敢出战而甘心受辱也,奈睿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将俱忿怒不平。
懿言:众将既要出战,待懿奏准睿,同力赴敌,何如?
众皆允诺。
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合淝军前,奏闻魏主曹睿。
睿拆表览之。
表略言:懿才薄任重,伏蒙明旨,令懿坚守不战,以待蜀人之自敝;奈今诸葛亮遗懿以
巾帼,待懿如妇人,耻辱至甚!懿谨先达圣聪:旦夕将效死一战,以报朝廷之恩,以雪三军之耻,懿不胜激切之至!
睿览讫,乃谓多官言:司马懿坚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战?
卫尉辛毗言:司马懿本无战心,必因诸葛亮耻辱,众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诸将之心耳。
睿然毗言,即令辛毗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
司马懿接诏入帐,辛毗宣谕言: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
众将只得奉诏,懿暗谓辛毗言:毗真知懿心也!(知己难求!)
令军中传言:魏主命辛毗持节,传谕司马懿勿得出战。
蜀将闻知此事,报与诸葛亮。
诸葛亮笑言: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
姜维问:亮何以知之?
诸葛亮言:此乃司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人,今又播传此言,欲懈亮军心也。
报费祎到,诸葛亮请入问之。
祎言: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吴兵多病,陆逊上表于权,约会前后夹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获,吴兵无功而退。
诸葛亮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
诸葛亮叹言:亮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转动心中的明镜,鉴照自己。)
是夜,诸葛亮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言:亮命在旦夕矣!
维问:亮何出此言?诸葛亮言: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隐,相辅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亮命可知!(前者说天象为虚妄之相,今又坚信不疑,自欺乎?)
维言:亮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
诸葛亮言:亮素谙祈禳之法,维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亮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亮寿可增一纪;如灯灭,亮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凡一应需用之物,只令二小童搬运。
姜维领命,自去准备,姜维在帐外引四十九人守护。
诸葛亮自于帐中设香花祭物,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诸葛亮拜祝言:亮生于乱世,甘老林泉;承刘备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马之
劳,誓讨国贼。不意将星欲坠,阳寿将终。谨书尺素,上告穹苍:伏望天慈,俯垂鉴听,曲延臣算,使得上报君恩,下救民命,克复旧物,永延汉祀。非敢妄祈,实由情切。
拜祝毕,就帐中俯伏待旦。
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
司马懿在营中坚守,仰观天文,大喜,谓夏侯霸言:懿见将星失位,诸葛亮必然有病,不久便死,霸可引一千军去五丈原哨探。若蜀人攘乱,不出接战,诸葛亮必然患病矣,懿当乘势击之。
霸引兵而去。
诸葛亮在帐中祈禳已及六夜,见主灯明亮,心中甚喜。
姜维入帐,正见诸葛亮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压镇将星。
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守护之人,在否?)言:魏兵至矣!
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诸葛亮弃剑而叹言: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
魏延惶恐,伏地请罪,姜维忿怒(虎兕出于柙,孰之过?),拔剑欲杀魏延。
未知魏延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