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学三国 > 第一百十回 重权不可弃 贪心不可长

第一百十回 重权不可弃 贪心不可长

    第一百十回 重权不可弃 贪心不可长 (第3/3页)

    太尉王肃奏言:昭既继师掌大权,髦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昭入朝谢恩毕,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归于昭。

    西蜀细作哨知此事,报入成都。

    姜维奏后主言:司马师新亡,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趁人之危,战争真谛!)。维请乘间伐魏,以复中原。

    后主从之,遂命姜维兴师伐魏,维到汉中,整顿人马。

    五、画蛇添足

    征西大将军张翼言: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以逸待劳也!)

    维言:不然,今维既受亮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亮志,虽死而无恨也。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以个人之志胜全国之安危,不智也!)

    夏侯霸言:维之言是也,可将轻骑先出枹罕,若得洮西南安,则诸郡可定。

    张翼言:向者不克而还,皆因军出甚迟也。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人不能提防,必然全胜矣。(改变可以改变的,适应不可以改变的!)

    姜维引兵五万,望枹罕进发,兵至洮水,守边军士报知雍州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

    王经先起马步兵七万来迎,姜维分付张翼,又分付夏侯霸:二人领计去了;维乃自引大军背洮水列阵。

    王经引数员牙将出而问:魏与吴、蜀,已成鼎足之势;维累次入寇,何也?维言:司马师无故废主,邻邦理宜问罪,何况仇敌之国乎?

    经回顾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将言:蜀兵背水为阵,败则皆没于水矣。姜维骁勇,明四将可战之,维若退动,便可追击。

    四将分左右而出,来战姜维,维略战数合,拨回马望本阵中便走。

    王经大驱士马,一齐赶来。

    维引兵望着洮水而走,将次近水,大呼将士言:事急矣!诸将何不努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众将一齐奋力杀回,魏兵大败。

    张翼、夏侯霸抄在魏兵之后,分两路杀来,把魏兵困在垓心。

    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魏兵大乱,死者大半,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

    王经引败兵百骑,径往狄道城而走,奔入城中,闭门保守。

    姜维大获全功,犒军已毕,便欲进兵攻打狄道城。

    张翼谏言:维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见好就收!)。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维言:不然,今日洮水一战,魏人胆裂,维料狄道唾手可得,翼勿自堕其志也。

    张翼再三劝谏,维不从,遂勒兵来取狄道城。

    雍州征西将军陈泰,正欲起兵与王经报兵败之仇,忽兖州刺史邓艾引兵到。

    泰接着,礼毕,艾言:今奉昭之命,特来助泰破敌。

    泰问计于邓艾,艾言:洮水得胜,若招羌人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魏兵之大患也。(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今维不思如此,却图狄道城;其城垣坚固,急切难攻,空劳兵费力耳。艾今陈兵于项岭,然后进兵击之,蜀兵必败矣。

    陈泰言:真妙论也!遂先拨二十队兵,每队五十人,尽带旌旗、鼓角、烽火之类,日伏夜行,去狄道城东南高山深谷之中埋伏;只待兵来,一齐鸣鼓吹角为应,夜则举火放炮以惊之。

    调度已毕,专候蜀兵到来,陈泰、邓艾,各引二万兵相继而进。

    姜维围住狄道城,连攻数日不下,无计可施。

    是日黄昏时分,忽三五次流星马报言:有两路兵来,旗上明书大字:一路是征西将

    军陈泰,一路是兖州刺史邓艾。

    维大惊,遂请夏侯霸商议。

    霸言:邓艾自幼深明兵法,善晓地理,今领兵到,颇为劲敌。

    维言:魏军远来,维休容魏军住脚,便可击之。乃留张翼攻城,命夏侯霸引兵迎陈泰,维自引兵来迎邓艾。

    行不到五里,忽然东南一声炮响,维纵马看时,只见周围皆是魏兵旗号。

    维大惊言:中邓艾之计矣!遂传令教夏侯霸、张翼各弃狄道而退。

    蜀兵皆退于汉中(能长久坚持做一件事的人,都不简单!),维自断后,维退入剑阁之时,方知火鼓二十余处,皆虚设也。

    维收兵退屯于钟提,后主因姜维有洮西之功,降诏封维为大将军。

    维受了职,上表谢恩毕,再议出师伐魏之策。

    不知此番北伐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