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君子之浇 (第2/3页)
曹操再度回来之时,羊耽已经从羊李氏的口中对现在的状况听了个大概,然后起身朝着曹操施礼道。
“孟德,耽适才冒犯了,实在是……”
曹操打断了羊耽的话语,以着如沐春风似的态度拉着羊耽在火堆旁坐下,道。
“这等小事何须介怀?且坐下歇着说话……”
顿了顿,曹操又朝羊耽递了一个刚刚装满清水的水囊,说道。
“叔稷不怪我自作主张,带着你匆匆离开阳翟就好了。”
羊耽接过水囊,再猛猛地喝了好几口,这才以着几分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曹操,答道。
“继续留在阳翟确实有害无益,耽心中尤是感激,又岂敢怪罪孟德?”
羊耽的政治值不算高,对于朝堂现状也远不如曹操了解,但基础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曹操对羊李氏所解释的那一番话,羊耽也认为有那么几分道理。
王芬叛乱,无疑是拨动了天子的敏感神经。
而政治之事,一旦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很容易就会被人刻意地扩大化处理,以趁机解决政敌。
因此,在接下来的朝堂争斗中,虽说主动揭发王芬的袁氏一系获得利益,但十常侍有的是以“王芬”为由头去解决一部分政敌的便利。
不说别的,只需十常侍提出某人存在与王芬勾结的可能,那么在天子看来便有了取死之道。
所以,短期内,确实有必要暂离司隶这一个政治大漩涡。
当然,羊耽也能看出曹操如此做法所暗藏的部分私心。
起码,就目前的朝堂局势,羊耽若是彻底投在袁氏的门下,那么就算十常侍有意加害,袁氏也能护住周全。
如此迫不及待将自己带离阳翟,怕是曹操也不想给袁绍趁机开口拉拢的机会。
而曹操多少有些心虚地拨着篝火之余,有意地转移着话题道。
“你我乃至交好友,何须这般客气?”
“再者经过了这一番波折后,操虽没了隐居之心,但也需返回谯县暂观朝堂局势,待局势平息些许,方才再寻找返回朝堂的法子。”
“因而,既是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