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3/3页)
按照此时各国朝堂不成文的规则,亲王兼京尹乃是隐储。刚死的三叔广渊郡王一直谋求的就是这个,至于监国一职更了不得,那是天子自愿将权力都交于国中第二人。
大周王朝那边,皇帝有时会亲征北燕,魏王此时就会留京担任监国。
逢此乱世,皇帝的兄弟或者是长子若是值得信任兼能力超群,才会得到这样的册封。但让一个女子成为国之第二人,这种事情是闻所未闻,李瑾有这个魄力,也证明了他此次的决心。
“既然是共赴国难,臣妹也不愿推辞,但这册封可以往后延些,以免惊动各国,对我下一步的计划不利。”
李琰似乎对下一步的动作胸有成竹——
“正值国丧,大周的武德司却故意挑动我李氏宗室作乱,我们虽对他称臣纳贡,但也必须回击这次挑衅,否则将失去威信,南方诸国也将不再以我马首是瞻。”
“这个回击不能太大,否则就将引起战端,但也不能太小……必须让魏王、甚至让大周王朝都狠狠的丢一次脸面!”
李琰提到魏王眼中杀气暴增,但终究按捺住了。
她似乎早有打算,突然朝着李瑾微微一笑,李瑾与她做了多年的兄妹,立刻明白了意思:“是要朕出工出力吗?”
“正是。”
李琰手指秦淮河中一座最大最精美的画舫。
“那里就是我唐国第一歌姬谢清弦的花船,我有一事求她,可她是自由之身,我也不愿以威权逼迫。这位谢大家最仰慕的就是皇兄你的诗词,所以我想请皇兄现写一首作为谢礼。”
唐国风气算是开放自由,但无论如何,要国君亲手写了诗词去送给歌姬,实在也有些屈尊降贵。但李瑾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突然他又有些担心——
“我送她诗词很容易就传唱开去,到时候你可得在嘉月面前替我作证清白!”
“放心吧,六哥。我会提前告知嘉月姐,不会让她变成河东狮罚你跪洗衣板的。”
兄妹二人就此离去,一桩风传各国、让大周朝灰头土脸的绯闻却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