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第2/3页)
皇帝离京这大半年,以骑兵重创了依附于北燕的莫奚、修干、涂离等七个部落,这些部落为北雁提供勇士和战马,削弱他们就等于剪去北燕的爪牙。
“郁久太后刚掌权不久,吃了这一下亏她必须尽快立威,否则群狼环伺就要掀翻他们孤儿寡母。”皇帝解释道。
“北燕还没有登台呢,巴蜀就戏瘾大发。既然有此良机,我们干脆一次解决它!”
魏王的眼中闪过勃发战意,皇帝笑着骂道:“你可别想偷懒离京!”
两人很有默契:真要打巴蜀的话,为了提防北燕联动偷袭,皇帝必然要去北境镇守,魏王若是跃跃欲试想去巴蜀,洛京这边就没人了。
魏王有点丧气,但随即安慰自己:“算了,真打赢了那个再世诸葛亮也不算什么丰功伟绩——不过我们可说好了,下次攻打唐国的机会可要留给我!”
“放心吧,朕说话算数。”
****
第二日的朝会,皇帝让二府三司的主官留下,魏王给众人讲解了情况,于是大家都知道要南征巴蜀了。
政事堂和枢密院中不仅少壮派跃跃欲试,还有好几位老臣都主动请缨。
最后皇帝定了王定斌和邵然两位为主帅,分别从北路和东路进发。
群臣散朝后兴致勃勃仍在讨论,有些就相约去景明坊宴饮,别的酒楼都生意兴隆,唯独赵重志的醉乡酒馆因为酒都被抄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武德司是主动赔付了酒钱,可影响生意却是长远的事。
赵重志唉声叹气的去他哥们金大老板那里想要借一批酒。酒没借来,倒是打听到了这个消息。
“朝廷要征蜀国?”
李琰微微皱眉,虽然她对蜀国方家的印象也不好,但现在南方诸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蜀国若是亡了,只怕下一个就轮到唐国了。
至于吴越国不说也罢,他一向秉持的是事大主义,是大周王朝的跟屁虫和小跟班。
“给总部发信禀报了,其他的事我们也做不了。蜀国自己要找死怨不着别人。”
赵重志对蜀国颇有怨气:不仅是因为那四个谍子害他酒馆被抄,还有这次听说的内情也让他觉得蜀国那对君臣脑子有点贵羌。
他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其实目光是看着李琰的。
“还是先忙我们的事吧——我向总部要求增加一名身手高强的刺客,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一件遗留问题。”
他的表情厌烦中可见愤怒,好像踩到了一滩狗屎似的,“就是险些成了我们九驸马的那个徐承钧。”
此人此事是大大的有名,说起来大家都知道——这又是先帝李桓造的孽。
李桓此人刚愎自用又偏偏喜欢装作礼贤下士,有一次他亲自挑选殿试的卷子,看到有一篇文章愤世嫉俗又才华横溢,偏偏骂的是百官而夸的是君,顿时觉得说到了自己心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