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3/3页)
赵重志负责携带武器:他早就从从包裹中取出部件,迅速组装成一把骑射短弓,试了试手感递给李琰,“大约在一石左右。”
李琰对所用的箭矢并不满意——十支柳叶箭里只有三支是精钢制成。
大周自建国起就实行“禁弓弩”之策,对民间持有弓箭有严格限制,京城之地法度更严。
她引箭上弦,用箭尖和目标之间的手指宽度来估算距离和下坠,又倾听风速来辅助判断。
“轿子停下了。”
赵重志提醒道,李琰凝神正要射出——
一列前导仪仗突兀出现在长街的后端,身着轻甲的骑士马蹄轻动之下,直接来到了徐承钧的轿子附近。
“魏王殿下车驾将至,众人退避!”
魏王?
轿子里的徐承钧顿时心头一紧,不及思索就慌忙从轿中起身,对着自家轿夫轻喝道:“赶紧让到一边!”
他自己干脆也不乘轿子了,就站在道边垂手静候。
王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金色纹饰在阳光下流淌光芒。紧随其后的是两列手持长戟、腰佩环首刀的班直禁军,甲胄闪亮鲜明,步伐铿锵统一,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时值清晨,夏日明朗的阳光照在洛京城宽阔笔直的御街上,却驱不散那股无形而沉重的威压。
那辆巨大的、以沉金装饰四角、覆盖着苍青缯缎帷幕的王辇终于映入眼帘。
车厢四壁似乎雕刻着蟠龙云纹,车窗垂着薄纱,使人无法窥见车内魏王的真容,只留下一个模糊而尊贵的轮廓,更添几分神秘威严。
魏王的车驾来到徐承钧的轿子跟前,突然停下了。
前方争吵阻路的商贩早就被驱散,车上的窗帘微微揭起,他先是闻到一阵清冷飘渺的药香,随即只听魏王轻声笑道:“你就是从唐国来的编修官?”
“正是下官。”
“我看过你修撰的水文图志,确实是当世英才。”
徐承钧顿感受宠若惊,正要再说什么,魏王却道:“你是要去枢密院吧?我们正好一路同行。”
徐承钧心头砰砰跳直觉,这是一个青云直上的好机缘,连声答应道直接就跟在车驾旁快步行走,那四个轿夫兼护卫被他抛之脑后了。
“给他匹马。”
魏王声音和缓,及时关注到了他的窘境,颇有礼贤下士之风,徐成军的心头发热更是慰贴。
两人边走边聊,仪仗护卫们也跟着行进,街上行人们早就避让,倒是比徐承钧平日的行程快了不少。
不远处屋脊上赵重志皱了皱眉,暗恨魏王出现的不是时候,此时已不是刺杀的良机,今天只怕要无功而返了。
他正要帮李琰拆卸收起弓箭,却听李琰低声道:“赵哥你先回去,我要继续跟着。”
竟然不死心还要动手吗?
赵重志以为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耐心道:“看这方向,他们是去枢密院了——魏王的仪仗森严,身边也有高手,我们没必要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