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2/3页)
刻意躲避,而是大大咧咧的跟路过的熟客打招呼:这人很喜欢酒馆的下酒菜,以为是她这个厨娘的手艺,上次还给过赏钱。
密探们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多加怀疑。李琰轻车熟路地从另一条小巷里绕了出去,来到景明坊后部的旧街上。
其实这条旧街才是最早的景明坊所在地:洛京并不是一开始就作为首都的,而只是作为四大陪京。当今天子十多年前篡位登基后,就将国都定在此地,那时候洛京才开始兴盛起来。
景明坊的这条旧街,原先就有一些酒楼茶馆之类的,都是庶民们休闲时的一些去处。后来此地变成首都,达官贵人们聚集,因为有这商机,就在前面建起了更为华丽宏伟的楼阁坊市。
但旧街也一直没拆除。这里的酒楼茶馆虽然简陋,但也有一些庶民愿意来光顾,就是生意寥寥,店是半死不活的开着,伙计也是懒洋洋的。
李琰在这里逛了一圈,到店铺买了几件女人用的杂物,又问了问酒庄批发的价钱。在确定身后没有人跟踪以后,她本想绕个圈子回到店里,偶然间却看到了一个茶馆的招牌。
这个茶馆看起来很熟悉。
李琰记起来了:这里她前世来过的。
前世他们一族两百多人被押送洛京以后,皇帝慷慨大度,免除了颇具侮辱意味的午门献俘。
除了身为国主的六哥被软禁府中不得出门,其他人虽然受到管制和监视,但还是可以出门逛一逛的。
十一弟李瑄乃是棋道国手,因为经常游历各国与人对弈,曾经数次来过洛京。他自告奋勇的带几个兄弟姐妹出门,就来到了这家茶馆。
这个茶馆很旧了,里面的特色是有说书人,只要两个铜钱就能坐着听一下午。中间有两次歇息时间,会有一位琴师在帘后弹琴。
这说书先生说的是一些神魔演义,故事大家都是滚瓜烂熟了,但善于插科打浑讲得挺有意思,店里又有一些市井气息的小吃,当时李家几人都听得目不转睛。
大家听书听得入迷,李琰却注意到了那琴音。
琴师弹的是嵇康的《孤馆遇神》,此曲音调诡谲幽深,阴森怪诞,结尾却是莫名的哀伤空幽。在说完神魔演义的空隙中演奏,又是在这偏僻角落的小茶馆里,别有一番味道。
李琰当时听得愣住了,百感交集之下心潮起伏。其他兄弟姐妹虽不擅琴,却也是愁绪满怀,不过强颜欢笑而已。这琴声勾起了所有人心中的忧悒隐痛,一时竟无人做声。
那一天大家静静的听完了琴,再也没心思听说书,略微吃了点东西就回到了府上。
没过几天,魏王就派了长史过来,直接点名索要十公主李琰。李瑾各种哀求甚至威胁要告到天子那里,却是全然无用。魏王府的人直接冲进来,强行将李琰带走。
从那以后,李琰成了魏王的笼中雀,再也不曾有机会和手足亲人们一起出游。再后来,她流落异国他乡,最后惨死……这一次难得的茶馆听书和琴曲,是李琰最后的、也是仅有的一次温馨记忆了。
李琰从前世的记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