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联想相册的线索 (第2/3页)
页面已经泛黄,文字有部分缺失,但关键信息依旧清晰:“1998年7月15日凌晨,城东工业区兴盛玩具厂发生火灾,起火点为车间仓库,火势于清晨6时扑灭。经初步调查,火灾原因疑似电路老化,工厂内一名姓张的女工在火灾后失联,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据悉,该工厂因经营不善早已濒临破产,火灾后次日,被一匿名企业收购,具体收购金额未公开。”
林舒瑶的指尖悬在屏幕上,反复确认新闻里的每一个字——1998年7月15日火灾,兴盛玩具厂,张姓女工失联,匿名收购……所有信息都与她手中的线索完美吻合!偷来的照片背面标注着“1998.7”,正是火灾发生的月份;相册照片里的“兴”字招牌,就是兴盛玩具厂;失联的张姓女工,必然是张兰!
她点开新闻下方的评论区,评论大多发布于2000年前后,语气里满是惋惜和疑惑:“我就是附近工厂的,那天凌晨火光冲天,听说姓张的女工是厂长的女儿,人特别好,怎么就失联了呢?”“匿名收购的企业肯定有问题,哪有刚着火就有人接手的?说不定火灾就是人为的!”“我听说那女工有个刚出生的孩子,火灾后孩子也不见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带走了……”
这些评论像一块块拼图,在林舒瑶的脑海里逐渐拼凑出真相的轮廓——1998年7月15日,兴盛玩具厂因“电路老化”失火,实则可能另有隐情;张兰作为厂长女儿,在火灾后失联,刚出生的婴儿也下落不明;祖父林振邦以匿名方式,在火灾次日就收购了工厂,资金来源成谜;而相册里的照片,很可能是张兰在火灾前拍摄的,牵着的女孩或许是她的亲戚,也可能是……林舒瑶不敢再想下去,一个可怕的猜测在她心中浮现。
她回到地毯上,重新拿起相册照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女人牵着的小女孩。女孩的头发是自然卷,额前留着齐刘海,眼睛很大,虽然照片模糊,但能看出眉眼间的轮廓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尤其是女孩耳垂上的那颗小痣,位置与林舒瑶左耳的痣一模一样——这绝不是巧合!
“难道……”林舒瑶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她颤抖着拿起手机,翻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的她,三岁时留着齐刘海,自然卷的头发,耳垂上的痣清晰可见,与相册里的女孩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又对比了张兰的侧脸——照片里张兰低垂的眉眼,眼角的弧度,甚至微抿嘴唇的样子,都与自己有几分相似。
“我和张兰……到底是什么关系?”林舒瑶的指尖冰凉,她想起苏婉说过的“早年夭折的孩子”,想起父亲对1998年的避而不谈,想起张管家“少问为好”的警告——难道她不是父母的亲生女儿?而是张兰的孩子?当年的火灾是祖父策划的,目的是吞并工厂,而她被祖父收养,成了林家的孙女,掩盖这个秘密?
这个猜测让她浑身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