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日记里的愧疚 (第1/3页)
暮色四合,卧室里只开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光线将黑色日记的封皮照得格外沉静。林舒瑶坐在藤椅上,指尖按在密码锁的“1”键上,指腹因紧张而微微发热——自从在张管家的剪刀上发现“兰”字,她对日记里的内容便多了几分急切,也多了几分恐惧,既想找到真相,又怕真相太过残酷,将她二十多年的认知彻底击碎。
指尖依次按下“1983”,伴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密码锁弹开的瞬间,林舒瑶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日记。书页间弥漫着淡淡的旧纸气息,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水味,像是穿越二十多年的时光,将祖父当年的情绪一并带到她面前。
她直接翻到1998年7月的页面,祖父的字迹与之前截然不同——不再是工整遒劲的笔锋,而是潦草得近乎凌乱,墨水时深时浅,有些笔画甚至划破了纸张,能看出写下这些文字时,他的手在剧烈颤抖,情绪早已失控。
7月15日的日记只有短短三行,却透着刺骨的绝望:“火灭了。车间塌了一半,废墟里什么都没剩下,只找到一条米白色的围巾,边角绣着‘兰’字,是她常戴的那条。警察说电路老化,可我知道,不是意外。”
林舒瑶的指尖停在“兰”字上,心脏猛地一缩。这条绣着“兰”字的围巾,她似乎在哪里见过——去年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在一个旧木盒里发现过一条相似的米白色围巾,只是当时围巾上没有任何绣字,她以为是普通的旧物,便随手放在了衣柜角落。难道那条围巾就是日记里提到的这条?绣字是被人刻意拆掉了吗?
她继续往下翻,7月16日的日记字迹更加混乱,墨水晕开了好几处,像是被眼泪浸湿过:“她来了。抱着孩子,跪在林氏集团门口,浑身是灰,头发乱糟糟的,眼睛肿得像核桃。她问我,为什么工厂会着火?为什么高利贷的人说我早就知道消息?我不敢看她的眼睛,让保安把她架走了。看着她被拖走时哭喊的样子,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
“保安架走了她?”林舒瑶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祖父竟然亲眼见过火灾后的张兰,还把她赶走了?那之后张兰去了哪里?是被高利贷的人带走了,还是另有去处?日记里没说,只留下一片空白,像是祖父刻意回避了后续,又像是他根本不敢记录。
7月17日的日记只有一句话,却让林舒瑶浑身发冷:“高利贷的人来找我,说只要我拿出50万,就把工厂的债权转给我,还保证再也不找她的麻烦。我答应了。那笔钱是兴盛玩具厂员工的安置赔偿款,我用它救了林氏,却毁了她的家。”
“赔偿款!”林舒瑶猛地站起来,手里的日记差点掉在地上。原来祖父收购工厂的资金,根本不是“自有资金”,而是挪用了本该给员工的安置赔偿款!他用张兰和其他员工的救命钱,盘活了濒临破产的林氏集团,难怪父亲和张管家都对1998年的事避而不谈——这不仅是秘密,更是林家发家史上的污点,是用别人的痛苦换来的“成功”。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往下翻,7月18日的日记里,祖父写下了一段自我谴责的话,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清:“我睡不着。一闭眼就看到她跪在门口的样子,看到孩子在她怀里哭。***昨天托人带话,说高利贷的人还在找他们,让我帮忙照顾她和孩子。可我怎么照顾?林氏刚稳住,我不能因为她,让整个林家再次陷入危机。我对不起***,更对不起她。”
***——兴盛玩具厂的创始人,张兰的父亲。林舒瑶想起之前查到的信息,***因赌瘾欠了高利贷,难道火灾真的是高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