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惊天大案 (第3/3页)
这就是吴天德一行人,刚进入保定府城所见到的情形。
吴天德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明明宁国府的乌庄头等人,是其他庄头指使山贼们做下的案子,顺天府衙门为了及时破案,却勾结京营,随便打下一座田庄,便向上交差了,这还有没有王法?
“这位大人,行行好,就把我们全家买下来吧。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干活,我女儿刘氏做事情也麻利,不是那些偷奸耍滑的人。”一位老婆婆看到吴天德一行人驾车过来,连忙哀求道。
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全家人老的老,小的小,女儿刘氏先后生下了两个孩儿,便是年轻时候有些许姿色,如今也分毫没有了,吸引不到那些有钱财主。
可若是找不到一户有钱人家,把她们都买下,谁知道那丧尽天良的官府衙役们,接下来会如何安排她们,难不成一家数口,还要各别东西不成?
吴天德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么硬着心肠走过去,他手头是有不少银子,但遭到无妄之灾的村民有许多,他救得了这一家,救不了那一家。
老婆婆看到吴天德似乎不太乐意,便转而朝向车厢门口,她也不知道车厢内有无女眷,便开口求救道,“这位太太、奶奶,实在不行,您把我女儿和外孙女儿、外孙买下来也行。我们都是老实本分人家,生性淳朴善良,做事勤劳肯干,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秦可卿隔着车厢帘子,垂眸看向站在车厢边上的老婆婆,只见她约莫七十上下年纪,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青布衣裳,布料虽粗,却也算干净。
她脸上满是风霜刻下的皱纹,一笑起来,那些纹路就像盛开的菊花,挤在一起,透着股庄稼人特有的朴实劲儿。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着,鬓边几缕花白的发丝垂下来,更添了几分真实的亲切感。
最要紧的是那双眼睛,不大,却亮得很,带着点怯生生的讨好,可深处又藏着一股子韧劲和真诚。她紧紧攥着身边小孙女的手,指节有些粗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人,可那份护着孩子的模样,却让人觉得格外暖心。
秦可卿看着她,原本因这位老婆婆拦截马车而生出的几分不悦,也随之消散了大半。
秦可卿便问道,“这位老人家,您说要卖女儿、外孙,那您女婿同意不?”
“哪里还由得他同意不同意?”老婆婆喟然长叹道,“他早已被京营的人给抓走了,说是要送到西山煤矿劳动改造,只怕是今生都无缘见上一面了。”
听到这里,她的女儿刘氏,终于忍不住小声哭泣起来。
吴天德这时候才恍然明白,京营为什么要插手这件事了?合着王子腾想要进一步扩大煤炭产量,以应对将来的市场需求,又一时之间找不到充足的免费劳动力,便不惜制造冤假错案,把数千青壮年劳动力送到西山煤矿做工?
偏偏王子腾的行为,居然还得到了顺天府衙的高度配合,官绅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还真不只是说说而已啊。
老婆婆见车厢内的年轻妇人有所意动,连忙咽了一口唾沫,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几分祈求道:“都说好人有好报,这位少奶奶要是肯收留我们,就是积了天大的德。将来您必定儿孙满堂,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用不完!我们一家子也感念您的大恩大德,做牛做马都心甘情愿,绝不敢有半分懈怠。求您发发慈悲,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秦可卿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些人都是人犯家属,万一真和山贼有勾连,岂不是惹火烧身?
而且,即便是要买人,买那个妇人也行,买进来就能立即上手干活,至于这些小的、老的,小的养活成本太大,老的干不了重活不说,过几年还得赔一副薄木棺材,怎么都不划算。
直到旁边有村民被买走,向老婆婆告别时,说道“刘姥姥,今后有缘再见”,吴天德才蓦然一惊,敢情眼前这位,居然是红楼原著中的一位知名人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