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IF番外·长子与太子 (第2/3页)
却实非是为人师之道!”
于志宁身为人师,却不愿与李承乾利益与共,反倒是要踩着李承乾上位。
这是为师之道?
见于志宁梗着脖子就要继续直谏,张玄素见状也出列拱手,沉声道:“启禀陛下!”
“太子畋猎无度,荒废学业,在宫中击鼓、声闻于外!”
“臣苦苦劝谏却毫无用处!”
“更还引得太子愤恨,令家仆伏击于臣,殴臣近死!”
“是臣等无能,方才不得不恳请陛下管教太子!”
张玄素退让了一步,自认自己无能,所以才不得不求助于皇帝。
但李承乾看的清楚,张玄素只是看似退让了一步而已。
张玄素分明是在以李承乾夫子的身份指认李承乾不尊师重道、不听劝谏、狂悖殴师!
桩桩件件,都能废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当即就想自辩,李世民却已沉声质问:“朕分明记得,朕令诸位爱卿为太子师之前,承乾性聪敏、特敏惠!”
“贞观四年时,朕下诏令曰: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
“贞观七年时,承乾病重,朕特意叮嘱承乾不准多读书,只需太子师与太子评说古事即可,然,承乾却笔耕不辍,上治国方略之疏,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贞观九年时,朕居丧之际令承乾监国权知军国大事,朕每每外出巡视,皆令承乾监国,承乾亦不负朕所望,颇识大体、颇能听断。”
“朕丰姿峻嶷、仁孝纯深的承乾,怎的就变成了诸位口中畋猎无度、荒废学业之辈?!”
李世民此话一出,张玄素根本没法回应!
继续说李承乾畋猎无度、荒废学业吗?
全天下人都知道曾经的李承乾有多优秀,李世民把如此优秀的李承乾交给张玄素等人教导,结果才没过几年,张玄素就把李承乾给教成了无能纨绔。
任谁评判,错都不在李承乾,而是在于张玄素等太子府官吏!
更重要的是,张玄素、于志宁等人都曾是隋朝臣子,李承乾乃是大唐储君,恶意教毁了大唐储君,张玄素等人安的是什么心?
那要说李承乾并非如他们所说一般不堪吗?
恶意中伤太子,又该当何罪!
见张玄素无言,于志宁上前补位:“启禀陛下,臣以为,人易变也。”
“自从太子患足疾之日起,太子便再无大志。”
“太子广造宫室、大兴土木、耽好声色妓乐、亲近宦官,臣屡屡劝阻,非但无效,反而引得太子勃然大怒,太子竟是令刺客前来刺杀微臣!”
“幸得刺客尚有仁心,见微臣居丧方才未痛下杀手,否则微臣今日已无能再立于陛下面前矣!”
“臣以为,唯有陛下申斥,再以《谏苑》教导,方才能使太子痛改前非、重拾旧志!”
于志宁找到了一个最佳理由。
李承乾因为脚出了毛病,所以才会性情大变。
同时于志宁又给出了致命一击。
李承乾蓄养刺客!
今日李承乾让刺客刺杀于志宁,下一次李承乾又会让刺客去刺杀谁?
转头看看玄武门吧陛下,这不难猜!
李承乾登时大怒,愤而起身:“胡言乱语!!!”
李世民上前两步挡在了李承乾面前,伸出右手将李承乾护在身后,沉声质问:“卿言说太子广造宫室、大兴土木?”
“太子广造宫室、大兴土木的钱财从何而来?”
“朕亲拨之!”
“卿若不满,大可来直谏朕,而非是责难太子!”
“至于卿所言太子派遣刺客刺杀卿,那刺客身在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