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干修复,慢慢的就是最快的 (第3/3页)
皮把画得歪的线条全擦掉。
“擦的时候轻点儿,别把纸擦起毛了。”梁薇提醒他,“无酸纸结实,但反复摩擦会伤纤维,到时候上色容易晕染。”
小周放慢擦橡皮的力度,吐了吐舌头:“知道了梁薇姐,刚才太急了,总想着赶紧出活,忘了张姐说的‘慢工出细活’。”
周明远这时路过,看了眼小周的草稿纸,指着他记的数据说:“飘带末端还有个小卷边,你没量进去。那个卷边虽然只有3厘米,但少了它,飞天的灵动劲儿就没了,得补上。”
小周赶紧又拿着皮尺和塑料板凑过去。
这次他看得格外仔细,连卷边的弧度都用铅笔在塑料板上描了个大概,才在草稿纸上补全。
“这次肯定没错了,等会儿画的时候,我一笔一笔慢慢勾,保证跟壁画上的一样。”
梁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画板前,拿起皮尺。
她要测的是飞天衣褶的间距,比飘带更精细,得把皮尺上的刻度对准壁画上的颜料线条,连1毫米的误差都不能有。
皮尺是最基本的作画工具,这些年梁薇在学校的时候也没少用,早已在她手中成为一件精密的仪器。
她拿着皮尺在壁画上小心翼翼地移动,有时候碰到一些难以测量的角度,她还会借助小镊子辅助,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小周凑过来:“梁薇姐,你这一步这么细致,得花多长时间啊?”
“慢慢的就是最快的。比例要是错了,临摹出来就失了神韵,这是容不得马虎的宝贝,得用心对待。而且测量尺寸必须精准,之后的勾线、上色都得依据这些数据来。”
量完尺寸,到了勾线环节。
梁薇先用铅笔准确勾出大致轮廓,这是提取铅笔稿的过程,碰到不清晰或残破部分,她就反复对照壁画,仔细修稿。
修完画稿之后,她换成一支毛笔,准备绘制白描稿。
毛笔在纸上落下。
每一根线条的弧度与粗细变化,必须严格参照原作,力求精准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