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身在公门 崭露头角 第六章 故纸藏锋 (第3/3页)
不迭地转身就要去厨房。
看着母亲轻快起来的背影和父亲难得舒展的眉头,林峰站在堂中默默无语。
人总有自己想守护的人、事或是物,要想守护这份小小的温暖,他就必须在这明末的乱世中,一步步走下去,走得更高,更稳。
翌日清晨,县衙早堂点卯。
三班衙役、各房司吏肃立院中,鸦雀无声。
知县老爷端坐堂上,面沉似水,听着各房依次禀报事务,偶尔颔首或简短追问两句。
待各项常规事宜禀报完毕,周承发正要宣布散衙,忽见户房一位老典吏上前一步,躬身道:“堂尊老爷,卑职有言禀奏。”
知县微微抬眼:“讲。”
老典吏展开文书,声音平缓却清晰:“近日常有城中绅耆及往来商旅反映,我县各城门及衙署库房等重要地段之值守壮班,时有懈怠松弛之态。于城门启闭、人员盘查之事,亦多有疏漏敷衍。长此以往,恐损官威,更易滋生事端,伏乞堂尊明察。”
此言一出,庭院中顿时泛起一阵骚动,许多人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了快班班头胡金宝。壮班名义上亦归其管辖,此事他难辞其咎。
胡金宝心里猛地“咯噔”一下,暗骂这老酸丁多事,脸上却不敢显露分毫。
果然,知县眉头微蹙,目光转向他:“胡班头,可有此事?”
胡金宝慌忙出列,躬身到地,语气带着惶恐与辩解:“回老爷话!属下失察,请老爷恕罪!只是……只是如今县务繁杂,盗案、匪情、民间词讼,件件都需快班弟兄们奔走效命,属下……属下实在是疲于奔命,于壮班督导或有疏忽遗漏之处,绝非有意怠慢!恳请老爷再给属下一个机会,定当严加整饬,绝不再犯!”
知县抚须沉吟,尚未开口。
就在这时,一直静立一旁的陈师爷轻轻咳嗽一声,缓步走到堂前。先是对着知县微微躬身,这才转向胡金宝,脸上带着一贯的温和笑意:
“堂尊,胡班头所言,倒也是实情。他肩上的担子确实太重了,快班缉盗拿凶已是劳苦功高,再将偌大壮班一应事务系于一人之身,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
说着他又看向胡金宝:“俗话说,好汉也要三个帮,有些事,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也要让手下的弟兄们多分担些才是。”
胡金宝一听,心中顿时一喜,以为师爷这是在替他开脱,甚至暗示可以给他增派人手,连忙顺杆爬:“师爷明鉴!卑职日后定当多多放手,让弟兄们……”
不等他说完,陈师爷话锋陡然一转,声音依旧平和,内容却石破天惊:
“为长远计,为明晰权责学生斗胆建言,不若顺势革除旧例,将快班、壮班自此分署执事,各设班头专司其职。如此,胡班头可专心刑名缉捕,壮班防务亦有专人负责,责有所归,必能杜绝懈怠,于县衙治安大有裨益。此乃学生愚见,还请堂尊钧裁。”
说罢,陈师爷躬身退后一步,将决断权完全交予知县。
“什么?!”
胡金宝脸上的笑容瞬间冻结,脱口而出,几乎失态。
他抬头,看向陈师爷,只见对方脸上那抹温和的笑意未变,眼神却深邃冰冷,哪有半分刚才“体谅”的样子?
堂下众人屏息凝神,目光齐聚堂上。
快壮二班分立?这可是动了胡班头经营多年的根基啊!